xíng

刑徒


拼音xíng tú
注音ㄒ一ㄥˊ ㄊㄨˊ

刑徒

词语解释

刑徒[ xíng tú ]

⒈  受刑之人;囚徒。指徒刑。

引证解释

⒈  受刑之人;囚徒。

《墨子·公孟》:“子亦闻乎,匿刑徒之有刑乎。”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 使者如 梁,孙臏 以刑徒阴见。”
唐 李白 《古风》诗之三:“刑徒七十万,起土 驪山 隈。”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一章第一节:“秦始皇 怒,使刑徒三千人斫树成光山,向 湘神 表示皇帝的威力。”

⒉  指徒刑。

《隋书·刑法志》:“流役六年,改为五载,刑徒五岁,变从三祀。”

分字解释


※ "刑徒"的意思解释、刑徒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同时,在省减刑罚的诏令中,还多次宣布释放刑徒,即“见徒免为庶民”。

2、最后,本文探讨了秦汉对女性刑徒的相关管理。

3、我不是刑徒,只是没有蓄发罢了,我……

4、明年春,发荆州七郡及汝南、颍川弛刑徒吏士五千余人,拒守零阳,募充中五里蛮精夫不叛者四千人,击澧中贼。

5、迫不得已,朝廷只能征召归附诸虏以充戍军,甚至转徙天下刑徒,以刑徒戍边。

6、“我从《云梦秦简》里规定的‘由官府发给刑徒穿的粗麻质禀衣’,想到了秦国的刑徒和军队要穿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