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ǐ jū shè rén
注音ㄑ一ˇ ㄐㄨ ㄕㄜˋ ㄖㄣˊ
成语解释
起居舍人
⒈ 职官名。主修《起居注》。隋置,唐宋沿置之。
⒈ 职官名。主修《起居注》。 隋 置, 唐 宋 沿置之。
引唐 刘知几 《史通·史官建置》:“煬帝 以为古有内史、外史,今既有著作,宜立起居。遂置起居舍人二员,职隶中书省。”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起居舍人 韦綬,以心疾废。”
蔡东藩 《唐史通俗演义》第八回:“﹝ 竇建德 ﹞授 魏徵 起居舍人。”
亦省称“起居”。 宋 秦观 《送钱秀才序》:“节,吴越 文穆王 之苗裔,翰林之孙,起居之子,倜儻好事,有父祖风云。”
1、故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不预朝政;侍郎、给事,不领省职;谏议无言责,起居不记注;中书常阙舍人,门下罕除常侍。
2、转眼到公元1048年正月十六日,朝廷诏令欧阳修转起居舍人,依旧知制诰,徙知扬州。
3、隋司隶大夫薛道衡、起居舍人崔祖浚并称先达,与士廉结忘年之好,由是公卿藉甚。
4、以起居郎出使辽国,还为中书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