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ángzhèng

旁证


拼音páng zhèng
注音ㄆㄤˊ ㄓㄥˋ

繁体旁證
词性名词


旁证

词语解释

旁证[ páng zhèng ]

⒈  主要证据以外的证据;广泛考证;多方论证。

circumstantial evidence; collateral evidence;

引证解释

⒈  广泛考证;多方论证。

宋 陆友 《研北杂志》卷四:“姜尧章 作《<絳帖>评》,旁证曲引,有功於古今。”
明 李东阳 《<金溪吴氏族谱>序》:“吾父乃倣 康斋先生 所为谱,质诸 欧阳氏 之法,博采旁证,以足其所未备。”
清 冯桂芬 《<明纪>序》:“此外説部野史,间有採摭,必旁证覆实而后箸之。”

⒉  从侧面证明。

清 沉涛 《交翠轩笔记》卷一:“元 时犹多诸王之称,亦可旁证。”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八章:“﹝关于 戴愉 的叛党﹞由于 江华 的检举及其他同志的旁证, 北平 市委和 河北 省委做了周密的调查对证,最后才被证实了。”

⒊  主要证据以外的证据;侧面的证据。

沙汀 《闯关》九:“左嘉 已经连篇累牍的找到他的不满的旁证。”

国语辞典

旁证[ páng zhèng ]

⒈  正式证据以外可供参考的证据。

分字解释


※ "旁证"的意思解释、旁证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或许,他们到濒临死亡那一天,也不会明白生命,这就注定了,这些人去哪都不再重要。愤怒因怯懦而生,又因怯懦而灭,这个群体是最好的旁证。破禁果

2、在法庭上你只能说有它存在的一些旁证,但没有足以一锤定音的证据。

3、陪审团不会仅仅根据旁证来定罪。

4、在这其中,是电影的哪些特性丰富、改变了艺术的能指,电影的“灵光”究竟何在,也能够从上面的论述中获得一些旁证

5、, 痛恨宋儒疑经改经之悖谬,毛奇龄强调诠解经义必以实据为凭他严格地遵循以经证经的论学之方,而且还兼采诸子百家以及后儒之说以为旁证

6、花看半开,酒饮薄醉,都是最美最纯的境界,也是中国文化含蓄内敛的最好旁证,醉眼看世界,何处不可爱,醉笔写人生,何人不天真?还是李敖说的好:“有酒可要满饮,然后就去远行,唯有不等大醉,才能觉得微醒”!

7、这种说法有一个漏洞:它是建立在旁证的基础之上的。

8、很快乐。我逐渐知道写作也好、弹吉他也好、发明火箭大炮也好,都是权利,一种独自与上帝交流的权利。它不需要牧师,不需要教堂,不需要旁证,独自等到天黑,上帝就会下来。阿乙

9、裁判者是否能援用数学证明的方法,在疑难案件中发现或设定一条辅助定理,可旁证法律解释最终能否获得“真的”或普适意义上的客观性。

10、由于各种含糊其词的旁证都指向菲利浦,他很快就被拘捕并因弑父罪遭到指控.

11、讲课理论结合实际,旁证博引,深入浅出,具备较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12、不能只靠旁证就判定一个人有罪.

13、但是最高法庭说,一系列旁证毫无疑问的证明Hayashi是凶手。

14、本文从问题与表现、原因与旁证、实质与结论等方面粗略地考察了时代文化的现状,宏观分析了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

15、过去的女朋友,现在失宠了,会提出旁证.

16、一个痛苦的主妇抑制了有旁证的玩具的硬度.

17、陪审团不会仅仅根据旁证来定罪.

18、警方已快速开展了建立旁证的工作。

19、非源出文件本身的证据是旁证.

20、双方之间形成借款关系,但原告除一张欠条外,其他旁证并不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