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ìxīng

岁星


拼音suì xīng
注音ㄙㄨㄟˋ ㄒ一ㄥ

繁体歲星

岁星

词语解释

岁星[ suì xīng ]

⒈  即木星。古人认识到木星约十二年运行一周天,其轨道与黄道相近,因将周天分为十二分,称十二次。木星每年行经一次,即以其所在星次来纪年,故称岁星。

⒉  即太岁。用以喻灾祸。

⒊  相传汉东方朔仕汉武帝为大中大夫。武帝暮年好仙术,与朔狎昵,从朔求不老之药及吉云、甘露等。朔尝谓同舍郎曰:“天下知朔者唯大王公耳”。及朔卒,武帝召大王公问之,对以不知。问何能,对以善星历。乃问诸星皆在否,曰:“诸星具在,独不见岁星十八年,今复见耳。”帝仰天叹曰:“东方朔生在朕傍十八年,而不知是岁星哉!”事见旧题汉郭宪《东方朔传》。后遂用为典实。

引证解释

⒈  即木星。古人认识到木星约十二年运行一周天,其轨道与黄道相近,因将周天分为十二分,称十二次。木星每年行经一次,即以其所在星次来纪年,故称岁星。

《韩非子·饰邪》:“此非丰隆、五行、太一、王相、摄提、六神、五括、天河、殷抢、岁星数年在西也。”
《史记·天官书》:“察日月之行,以揆岁星顺逆。”
《旧唐书·宪宗纪上》:“壬申夜,月掩岁星。”
清 黄遵宪 《十月十九日至沪》诗:“海水萍踪仍此地,岁星荔实忽周天。”

⒉  即太岁。用以喻灾祸。参见“太岁”、“岁破”。

程善之 《革命后感事和怀霜作即次其韵》之一:“廿载江湖负壮心,终看 吴 越 岁星临。”

⒊  相传 汉 东方朔 仕 汉武帝 为大中大夫。 武帝 暮年好仙术,与 朔 狎昵,从 朔 求不老之药及吉云、甘露等。

朔 尝谓同舍郎曰:“天下知 朔 者唯 大王公 耳”
。及 朔 卒, 武帝 召 大王公 问之,对以不知。问何能,对以善星历。乃问诸星皆在否,曰:“诸星具在,独不见岁星十八年,今復见耳。”
帝仰天叹曰:“东方朔 生在朕傍十八年,而不知是岁星哉!”
事见旧题 汉 郭宪 《东方朔传》。后遂用为典实。 清 王图炳 《游仙》诗:“君王欲乞长生术,不道郎官是岁星。”

国语辞典

岁星[ suì xīng ]

⒈  木星。参见「木星」条。

《史记·卷二七·天官书》:「察日月之行,以揆岁星顺逆。」

分字解释


※ "岁星"的意思解释、岁星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仁亏貌失,逆春令,伤木气,罚见岁星

2、岁星荧惑镇星晨见,后疾,夕合;太白夕见、退,夕合,晨见,后疾,平合皆用日躔、阴阳度,其辰星诸段皆用之。

3、五星古称五纬,是天上五颗行星,木曰岁星,火曰荧惑星,土曰镇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

4、我笑道,星象学中把岁星、荧惑、镇星、太白、辰星称为五星,曾经在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绢书上写到五星连珠利中国,五星就是这五颗。

5、岁星(木星)荧惑星(火星)太白星(金星)辰星(水星)镇星。

6、中国古代对日(太阳)、月(太阴)与金(太白)、木(岁星)、水(辰星)、火(荧惑)、土(填星、镇星)五大行星的一种总称,源于汉族人民对远古的星辰自然崇拜。

7、通过对望远镜视野之内的156,000个目标恒星的观测,在43天的时间里发现了706个体积介乎地球和略大于岁星之间的美丽的太阳系外行星。

8、如今,妖族占据太白大陆,魔族占领岁星大陆,鬼族占领晨星大陆,仙族占领镇星大陆,还有一个吸纳各个种族大陆荧惑大陆。

9、古代中国称之岁星,取其绕行天球一周为12年,与地支相同之故。

10、浩然飘渺堕凡尘,无欲无妄荡魔身,璞玉岂因顽石贱,岁星金精入荆山。

11、初步工作是对于欧罗巴和泰坦的共同NASA -欧洲航天署探查进行中,岁星的卫星和有可以撑持生命的条件的土星。

12、法僧者,莒仆之流,而梁纳之,无乃有愧于季孙也?今月建鹑首,斗牛受破,岁星木也,逆而克之。

13、这个时候,薛福成夜观天象,发现岁星在危宿和虚宿的地方,大而明亮。

14、玄学称麒麟是岁星散开而生成,故主祥瑞,含仁怀义。

15、它们的直径以及岁星的同样,不外质量比岁星质量的80倍还大。它们被以为是领有本身的行星体系。

16、太白星和岁星每年只相遇一次,而她们向遇的这段时间,必然是一段安享豪侈和无限乐趣的时间。

17、这岁星自是不必说了,只听过他杀人,还没听过他救人,萧兄当年突然失踪,别说是我了,估计小风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药王医圣二老传闻是隐居百川谷了。

18、东岁星,南荧惑,西太白,北辰星,中央镇天;九野二十八宿;镇四方神将,齐聚一堂。

19、据《湘城访古录》载,高井井下四旁各宽丈余,中心突出一峰,东有水,南北西三方各应岁星

20、东方岁星,寿我凡躯;南方荧惑,炼我肉身;西方太白,助我杀伐;北方辰星,抵御万方;中央镇星,乾坤执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