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ì

死罪


拼音sǐ zuì
注音ㄙˇ ㄗㄨㄟˋ


死罪

词语解释

死罪[ sǐ zuì ]

⒈  应该判处死刑的罪行。

犯了死罪。
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水浒传》

capital offence (or crime);

⒉  旧时用于请罪、道歉的套语,表示有所冒犯。

不知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死罪!死罪!

offend;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死辠”。

⒉  应该判处死刑的罪行。

《左传·昭公二年》:“有死罪三,何以堪之?不速死,大刑将至。”
《史记·太史公自序》:“为人臣子而不通於《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之诛,死罪之名。”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三》:“天下应犯死罪者,特降从流。”

⒊  旧时请罪或道歉时用的套语,表示罪过很重。

《汉书·卫绾传》:“上问曰:‘吾为太子时召君,君不肯来,何也?’对曰:‘死罪,病。’”
宋 叶适 《赵孺人墓铭》:“﹝ 楼氏 ﹞白其姑曰:‘奴死罪,不应著此下见先舅。’”

⒋  用作表章、函牍中的套语。

汉 许冲 《上<说文解字>表》:“臣 冲 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辠死辠。”
三国 魏 曹植 《上<责躬><应诏>诗表》:“臣 植 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晋 卢谌 《与司空刘琨书》:“故吏从事中郎 卢諶,死罪死罪。”

国语辞典

死罪[ sǐ zuì ]

⒈  依法应判死刑的罪。

《红楼梦·第八一回》:「如今闹破了,被锦衣拿住,送入刑部监,要问死罪的了。」
《文明小史·第一〇回》:「他们犯的事未必一定是死罪,不过叫他们回去等兄弟光光面子,那里就会要了他们的命呢?」

死刑

⒉  古人书札或奏疏中常用以谦称自己犯错,表示惶恐的话。

《文选·陆机·谢平原内史表》:「臣机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三国演义·第九回》:「儒慌赶入园中劝解,不意误撞恩相。死罪!死罪!」

英语mortal crime, capital offense

法语crime mortel, infraction capitale

分字解释


※ "死罪"的意思解释、死罪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所以,一个宽恕死罪刑罚的社会将会产生关于谋杀的问题——两者都是同一观念水平的产物。

2、独孤行驾小舟向上游急驶,他对玉面修罗的走狗们大为反感,天下竟有这种穷凶极恶之徒,连提名道姓也犯死罪

3、“罗马人钉死罪犯的方式有很多,这只是其中最广为应用并且最有效的一个,”他说。

4、这些就是他们的疑问,但是他们的目的是要判他死罪

5、谋杀马丁的杀人犯认罪乞怜,因而免于死罪改判无期徒刑.

6、辛格说:“肯尼亚当地法律,被判死罪的人是法律援助的,海盗嫌疑人机会请到律师。

7、国家媒体说,这些被判死罪的人在德黑兰以西的卡拉季市一所监狱里被处死。

8、是可恕之罪,或是死罪

9、他觉得自己犯下的是死罪,为了活命只能逃跑,他对10年前气急攻心的冲动行为后悔不已,同时表示10年内没联系过家人,想回家看看儿子。

10、他被那里的国王定为死罪,在被砍头之前,活活地剥了皮.

11、妇女除犯死罪及奸罪要入监收禁外,其余犯罪一律交丈夫或亲属收管,听候传唤,不得入狱监禁。

12、己巳,北都巡狩,敕所至处存问高年、鳏寡惸独、征人之家;减流、死罪一等,徒以下放免。

13、龙家王氏,原沙州人士,谋害亲夫,十恶不赦,藩州府衙判死罪[造 句网],今日伏法!

14、没有,王子免了你的死罪,但下令将你逐出维洛那城.

15、事实上,祂虽然不应受罚,但祂却因我被定死罪

16、在这个国家,叛国仍然是可判死罪的。

17、《隋书刑法志》:(开皇)十五年制,死罪者三奏而决。

18、死罪包括在安息日检柴禾。

19、一个人在印泥教汉语被抓住可能被判死罪,如果他被控犯有“颠覆破坏”罪。

20、深情已是死罪! |怎怕挫骨扬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