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òng zhé cuī bēng
注音ㄉㄨㄥˋ ㄓㄜˊ ㄘㄨㄟ ㄅㄥ
成语解释
栋折榱崩
繁体棟折榱崩
词性成语
⒈ 正梁折断,椽子崩坏。指房屋倒塌。多比喻倾覆。
⒈ 正梁折断,椽子崩坏。指房屋倒塌。多比喻倾覆。
引《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产 曰……子於 郑国,栋也。栋折榱崩, 侨 将厌焉,敢不尽言。”
《晋书·锺雅传》:“庾亮 临去,顾谓 雅 曰:‘后事深以相委。’ 雅 曰:‘栋折榱崩,谁之责也?’”
清 袁枚 《新齐谐·皖城雷异》:“墙垣倒塌、栋折榱崩者甚伙。”
孙中山 《护法宣言》:“诸君虽处境不同,置籍於 中华民国 则一,栋折榱崩,岂无惧焉。”
⒈ 比喻国家倾覆。
引《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于郑国,栋也,栋折榱崩,侨将压焉,敢不尽言。」
1、城孤社鼠可使国家栋折榱崩。
2、个人主义不联不合,栋折榱崩,同归于尽,届时悔之其已晚矣。
3、万寿兴隆观岁月浸久,地震后栋折榱崩,殿庭倾圮,黄龙祖师殿坏。
4、先生乃国家梁栋,栋折榱崩,寡人亦遭覆压;且上关社稷,下系苍生,偶效微劳,敢当过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