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黏

词语解释
失黏[ shī nián ]
⒈ 亦作“失粘”。
⒉ 谓骈俪文字平仄不调。
⒊ 凡律诗前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出句”的第二个字平仄必须相同,称作“粘”,违者称作“失粘”。
⒋ 泛指诗句平仄失调。亦称“失严”。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失粘”。
⒉ 谓骈俪文字平仄不调。
引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四:“四声分韵,始於 沉约。至 唐 以来,乃以声律取士,则今之律赋是也。凡表、啟之类,近代声律尤严,或乖平仄,则谓之失黏。”
俞樾 《茶香室续钞·经史释音有首释末释之别》引 清 王士祯 《居易录》:“徐凤 少监代嗣王谢赐玉带表,用《礼记》孚、尹二字,以尹为平声,乃用第二音,有司谓其失粘。”
⒊ 凡律诗前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出句”的第二个字平仄必须相同,称作“粘”,违者称作“失粘”。
引明 徐师曾 《文体明辨序说·拗体》:“按律诗平顺稳帖者,每句皆以第二字为主,如首句第二字用平声,则二句、三句当用仄声,四句、五句当用平声,六句、七句当用仄声,八句当用平声;用仄反是。若一失粘,皆为拗体。”
⒋ 泛指诗句平仄失调。亦称“失严”。 杜甫 《严公仲夏枉驾草堂兼携酒馔》诗 清 仇兆鳌 注:“刘逴 曰:‘律诗自有定体,不可失粘……’ 刘氏 作失粘,谓上下二句平仄不相粘合。
引陶开虞 作失严,谓声谓平仄失其谨严也。”
国语辞典
失黏[ shī nián ]
⒈ 近体诗之平仄律,二句与三句、四句与五句、六句与七句大抵相同,称为「黏」。不遵守这种格律者,称为「失黏」。
分字解释
※ "失黏"的意思解释、失黏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俨然两首完整的失黏格七绝,不过上半阕增一个两言短韵句,下半阕增两个两言短韵句而已。
相关词语
- quē shī缺失
- duò shī惰失
- mào mào shī shī冒冒失失
- hào shī秏失
- shī cháng失常
- guāi shī乖失
- shī mián失眠
- sàng shī丧失
- shī zhāo失着
- huāng shī荒失
- huàn shī患失
- shī qù失去
- guò shī过失
- miù shī谬失
- mò shī末失
- nà shī shī纳失失
- héng shī横失
- chā shī差失
- shī wàng失望
- shī bào失爆
- nián tiān黏天
- shǔ nián zǐ鼠黏子
- nián xián zǐ黏涎子
- nián chóng黏虫
- nián dài黏带
- nián tǔ黏土
- nián pí dài gǔ黏皮带骨
- nián bā bā黏巴巴
- jiāo nián胶黏
- nián zhì黏滞
- shǔ nián鼠黏
- nián zhí黏埴
- miàn nián面黏
- zhān nián沾黏
- nián mó黏膜
- shī nián失黏
- nián nián dā dā黏黏搭搭
- nián chī黏黐
- lián nián连黏
- nián rén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