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ōu shén jì
注音ㄙㄡ ㄕㄣˊ ㄐ一ˋ
⒈ 志怪小说集。东晋干宝作。原本已佚,今传本二十卷为后人所辑。其创作动因是“明神道之不诬”(《搜神记序》)。故事或采之史传杂说,或得之亲身见闻。多为因果报应、神怪灵异之事。对于后世小说戏曲有深远影响。
1、东晋有干宝者,作《搜神记》二十卷,体例始略纯,不甚杂琐谈,而多载故事。
2、第五章,从思想倾向、选材、结构框架等方面简析干宝神道思想对《搜神记》文学构思的影响。
3、此举也是参考《搜神记》而来,带来的不便,希望大家谅解。
4、现代人楚辽重生在了西晋,却发现干宝《搜神记》里的故事和这个时代有着种种关联和交叉。
5、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八:明日视之,乃老狐也。
6、《搜神记》复仇主题的特点则主要表现为复仇的正义性、复仇的必然性以及复仇主角多属于弱势群体三个层面。
7、诛仙搜神记之血魂苍天互动信息。
8、对孙策之死,舍弃《搜神记》等书上的妄诞传说,只记孙策为许贡的刺客所击杀。
9、比如《搜神记》、《搜神记后记》,就是记载比较早的鬼怪故事。
10、山海经佶屈聱牙,以为怪谈,搜神记牛鬼蛇神,皆为笑柄。
11、从小说家的开山鼻祖虞初的《虞初周说》和干宝的《搜神记》开始,历朝历代的小说都是三二百字的短文,千字以上的就算很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