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ānnián

编年


拼音biān nián
注音ㄅ一ㄢ ㄋ一ㄢˊ

繁体編年


编年

词语解释

编年[ biān nián ]

⒈  按史实发生或文章写作的年、月、日顺序编排:编年史ㄧ编年文集。

引证解释

⒈  按年代顺序编排史料、著作等。

《公羊传·隐公六年》:“《春秋》编年,四时具,然后为年。”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然纪传为式,编年缀事,文非泛论,按实而书。”
唐 刘知几 《史通·本纪》:“陆机 《晋书》,列纪三祖,直序其事,竟不编年。年既不编,何纪之有?”
清 黄鷟来 《和陶饮酒》之二十:“编年书甲子,树节良已勤。”
李广田 《<闻一多选集>序》:“《全集》是按分类编排的,这里都尽可能地按编年调整了,凡是能注出写作年代的也已大致注明。”

⒉  指编年体。

唐 刘知几 《史通·六家》:“所在史官,记其国事,为纪传者则规模 班 马,创编年者则议拟 荀 袁,於是《史》《汉》之体大行,而《国语》之风替矣。”

国语辞典

编年[ biān nián ]

⒈  以年为纲,纪录史事。

《公羊传·隐公六年》:「春秋编年,四时具,然后为年。」
《唐书·卷一九四·卓行传·元德秀传》:「颖士尤罪子长不编年而为列传,后世因之,非典训也。」

纪年

分字解释


※ "编年"的意思解释、编年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你经历过的生活,是我持续研究的编年史.

2、编年史家把每一件琐事都记了下来,相信最终都是珍贵史料。

3、在编年体的模式之下,传记性、游记性以及戏剧性的次情节类型也都存在着。

4、这些年轮就为西南地区留下了过去降雨情况的编年史.

5、另外,对敦煌残卷本《读史编年诗》的关注,成为赵嘏研究的一个亮点。

6、生命的历史是各种生命体在永不停息的地球上繁衍生息的编年史。

7、弄清辽阳城历史的建制沿革,对于我们揭示东北地区的历史编年和分期有著特殊的意义。

8、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副司长田立新说:“汉语盘点是年末语言大联欢,编年史般的字词,反映每年的年景。

9、弄清辽阳城历史的建制沿革,对于我们揭示东北地区的历史编年和分期有着特殊的意义。

10、注意:龙枪书籍按照编年史顺序排列的书目将另文撰述。

11、该系列包括三个“编年史”,前两个是三部曲,最后一个是四部曲(最后一部将于2013年出版)。

12、纂修官按纂修凡例加以选编,以编年体详尽记载皇帝的用人行政和朝章国故。

13、这一体例的设计,强化了编年体文学史的表现力。

14、贵州历代撰作的史学著述,广涉纪传、编年、纪事本末、杂记稗史、政书奏议、家传谱牒等各种体裁。

15、综述有叙有议,以叙为主;大事记采用编年体和纪事本末相结合语体文记述,其余均采用记叙文体。

16、《每周接触》似乎已成为美国床上用品的编年史。

17、这部编年史分成四部分。

18、此事的始作俑者是琼·德·梅利(Jean de Mailly),在十三世纪初所著的《梅斯编年史》上首次提及此事。

19、东汉的荀悦对史学独立有巨大贡献,他不仅第一个建议设置专职史官,还写了汉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汉纪》,发凡起例之功不可磨灭。

20、但他也未严格按照编年顺序介绍莎翁,因此阅读顺序完全悉听尊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