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íng lì
注音一ㄥˊ ㄌ一ˋ
⒈ 谓迎接而推立为君长。
⒈ 谓迎接而推立为君长。
引《史记·赵世家》:“復迎立 献侯。”
《新五代史·楚世家·刘言》:“迎 言 於 辰州 以为帅, 进逵 自为副…… 进逵 自以 言 己所迎立,不为之下。”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三章第二节:“耶律淳 称帝仅三个月,遗命 李处温 等迎立 天祚帝 次子 秦王 定 为帝。”
1、却说吴三桂起事以来,已历五年,康熙十三年创建国号,假称迎立明裔,其实称周不称明,早已存了帝制自为的思想。
2、五月初二群臣至行宫劝进,朱由崧以太子及定王永王二人不知下落,且瑞王、惠王、桂王均为叔父行辈,应择贤迎立。
3、他见三思与韦氏宣淫谋逆,就奋然而起,举兵入宫,杀了三思、韦氏并一班助恶之徒,迎立睿宗。
4、十五年(1355年)二月,刘福通迎立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帝,号小明王,国号宋,奠都亳州,改元龙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