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ùn zhēn
注音ㄩㄣˋ ㄓㄣ
繁体暈針
⒈ 在接受针刺治疗时头晕、呕吐甚至昏厥。
英fainting during acupuncture;
⒈ 刺针时病人突然出现脸色苍白、头晕、昏厥等反应,称为「晕针」。
1、针灸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采取措施防止晕针、滞针、断针等意外发生。
2、常规酸、麻、胀、痛不适感外,又极易发生晕针、滞针、弯针、断针、出血、血。
3、另外,针灸师还应该懂得如何处理诸如晕针、滞针、弯针、折针等异常现象。
4、无一例滞针、断针、感染、晕针等不良事件记录。
5、可能你经常会见到医生就血压飙升,还可能会晕针或晕血。
6、目的:探讨晕针后临床疗效提高的机理。
7、在减肥过程中,减肥者可能出现晕针、滞针等现象,要求针灸师能够及时、准确应对并处理各种针刺后的反应。
8、目的对体检者实施语言交流干预,有效解除体检者的心理障碍,达到预防晕针的目的。
9、医者在针刺过程中,发现患者面色苍白,出汗或诉说头晕等晕针先兆时,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10、文章究其经文,探讨《黄帝内经》对晕针的认识。
11、然而在临床上传统的针灸常会发生如弯针、滞针、折针、晕针、刺伤重要脏器等异常现象;
12、结果:采用0.9%氯化钠溶液作溶媒比灭菌注射用水作溶媒局部疼痛反映轻,全身反映及晕针率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