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ǎi lǜ yī zhì
注音ㄅㄞˇ ㄌㄩˋ 一 ㄓˋ
成语解释
百虑一致
繁体百慮一致
词性成语
⒈ 谓使各种不同的思想归于一致。语出《易·系辞下》:“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⒈ 谓使各种不同的思想归于一致。
引语出《易·繫辞下》:“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北史·魏纪三·孝文帝纪论》:“及躬总大政,一日万机,十许年间,曾不暇给,殊涂同归,百虑一致。”
⒈ 形容想法虽多,却不谋而合。
引《后汉书·卷四九·仲长统传》:「此其分波而共源,百虑而一致者也。」
1、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民谚
2、“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3、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司马谈
4、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
5、笼统讲其天人浑然一体当然可以,但不是所谓“一致百虑”,也有别于“以它平它”。
6、及躬总大政,一日万机,十许年间,曾不暇给;殊途同归,百虑一致。
7、《周易》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对当前在亚洲地区的共生状态中,重建“一致百虑,殊途同归”的文化共识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8、是以附辞会义,务总纳领,驱万途于同归,负百虑于一致。刘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