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éishuò

媒妁


拼音méi shuò
注音ㄇㄟˊ ㄕㄨㄛˋ


媒妁

词语解释

媒妁[ méi shuò ]

⒈  媒:指男方的媒人;妁:指女方的媒人。笼统地说,都可以泛指媒人。

媒妁誉人,而莫之德也。——《淮出子·谬称训》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matchmaker; go-between;

引证解释

⒈  说合婚姻的人。媒,谓谋合二姓者;妁,谓斟酌二姓者。一说男方曰媒,女方曰妁。

《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踰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汉 班固 《白虎通·嫁娶》:“男不自专娶,女不自专嫁,必由父母须媒妁何?远耻防淫泆也。”
《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姐姐方才又道是‘二无媒妁之言’。我请教姐姐:到底怎么是媒?怎么是妁呀?我知道的是男家的媒人叫作媒,女家的媒人叫作妁。”
何其芳 《哀歌》:“乡村的少女还是禁闭在闺阁里,等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⒉  谓起合成作用。

宋 杨万里 《饮酒》诗:“秫麯偶相逢,清泉媒妁之。”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上·甜酒灰酒》:“更凭石髓媒妁之,混融併作一家春。”

国语辞典

媒妁[ méi shuò ]

⒈  婚姻介绍人。

《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保山 媒婆 媒人 牙婆 月老

英语matchmaker, go-between (marital)​

德语Ehestifter (S)​

法语Matchmaking

分字解释


※ "媒妁"的意思解释、媒妁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春秋时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出现于庶人婚姻,是基于消解原始对偶婚影响、巩固一夫一妻制婚姻家庭的特定背景,有其进步意义。

2、在有些国家,缔结婚姻要靠媒妁之言.

3、二八年华,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了婚嫁。

4、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事到如今,我又有什么办法。

5、除此以外,还有一层无可如何的事情,是因婚姻配合,不按中国古礼,无父母之命,无媒妁之言,双方慕悦即可任情苟合,更没什么人指斥他们不当。

6、当时依媒妁之言结婚非常普遍,而身为传统中产阶级家庭之子,甘地十三岁就与卡丝蒂白成婚。

7、嗨哟,我说修文,出去上了一年的军校,你长本事了是不是?你结婚是你自己的事呀?这是我们沈家的大事,讲究的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8、许多婚姻还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9、席俊迈忍不住笑了出来说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估计现在阿富带。

10、举例言之,假如你持宋儒的观点,就会认为,全社会没有了再醮的寡妇,所有的女孩子都躲在家里等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11、在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婚姻中,更是首先被牺牲的关键。徐志摩

12、晚明白话小说中塑造了大量栩栩如生的职业媒妁形象。

13、这事还没有跟陈三郎说,不过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本为纲常伦理,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足矣。

14、许多婚姻还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15、可如果王家还要硬要攀龙附凤,杜家就是勉强承认了,以王家现在的家境,什么聘礼、纳彩、媒妁等,随便拿出一样来,王家活活就被拖死。

16、嗨哟,我说修文,出去上了一年的军校,你长本事了是不是?你结婚是你自己的事呀?这是我们沈家的大事,讲究的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造句 网

17、俄罗斯自古以来就有媒妁婚姻形式。

18、‘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践之。

19、湖南团省委主办相亲大会媒妁联盟推出公益婚恋新模式。

20、现代的爱情,不再执着于门当户对,不再执着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要是感觉对了,就可以在一起,不再纠结无数。过去的种种,早已经被时光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