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ù cǎo
注音ㄌㄨˋ ㄘㄠˇ
⒈ 沾露的草。
⒉ 草名。即鸭跖草。
⒈ 沾露的草。
引唐 李华 《木兰赋》:“露草白兮山凄凄,鹤既唳兮猿復啼。”
宋 黄机 《六州歌头·岳总干櫽括上吴荆州启以此腔歌之因次韵》词:“百年忠愤,无泪洒江濆。 曹 刘 事,埋露草,锁烟榛。”
清 谭嗣同 《武昌夜泊》诗之二:“露草逼蛩语,霜花凋雁翎。”
⒉ 草名。即鸭跖草。
⒈ 鸭跖草的别名。参见「鸭跖草」条。
1、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2、小时候,随着父母住在乡下,记得屋后的池塘里,夏日总是开满了莲花。早晨起雾的时候,我常常偷跑出去看莲,每次赤脚站在清凉的露草中,远远地看着那些在薄雾中盛开的莲花,心里都会溢满了小小的快乐。
3、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4、利用荧光显微镜技术对紧露草雄蕊毛细胞的核穿壁现象进行了观察。
5、久为簪组束,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6、卷绣帘、梧桐秋院落,一霎雨添新绿。对小池闲立残妆浅,向晚水纹如縠。凝远目,恨人去寂寂,凤枕孤难宿。倚阑不足,看燕拂风帘,蝶露草,两两长相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