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uán hé xiè shuǐ
注音ㄒㄨㄢˊ ㄏㄜˊ ㄒ一ㄝˋ ㄕㄨㄟˇ
成语解释
悬河泻水
繁体懸河瀉水
词性成语
⒈ 比喻说话滔滔不绝或文辞奔放。
⒈ 比喻说话滔滔不绝或文辞奔放。
引《晋书·郭象传》:“太尉 王衍 每云:‘听 象 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亦作“悬河注水”。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文章》:“杨盈川 之文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
⒈ 比喻说话滔滔不绝或辩才无碍,流畅奔放。也作「口如悬河」、「口若悬河」、「悬河」、「悬河注水」、「言类悬河」、「言若悬河」。
引《晋书·卷五〇·郭象传》:「听象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1、悬河泻水,注而不绝,空山寂寂,但闻哗哗水声之外,更无别种声息,悄怆幽邃,凄神寒骨。
2、浑然天成惊才气,悬河泻水无绝期。
3、悬河注水解释:比喻以强大力量去消灭敌方。同“悬河泻水”。
4、复旦当时另一位偶像级的诗人傅亮,日常生活中有极严重的口吃,可他朗诵自己的作品时却如悬河泻水,无挂无碍。
5、壮士不惟武艺精,悬河泻水圣师倾。
6、西晋时期,太尉王衍喜欢谈论老庄,他所论的义理随时更改,被人称为口中雌黄。他找到当时对老庄深有研究的郭象来探讨。郭象对老庄思想作了系统全面的分析,让王衍无法插嘴。王衍对他十分佩服说他谈老庄思想如同悬河泻水一样永不枯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