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uà dì wéi yù
注音ㄏㄨㄚˋ ㄉ一ˋ ㄨㄟˊ ㄩˋ
成语解释
画地为狱
繁体畫地為獄
词性成语
⒈ 同“画地为牢”。
⒈ 同“画地为牢”。
引《汉书·路温舒传》:“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
宋 王谠 《唐语林·识鉴》:“画地为狱,人不敢逃;以赭染衣,人不敢犯。”
郭沫若 《沸羹集·抗战以来的文艺思潮》:“关于题材问题,一时曾相当狭隘,而且至今也还有人抱着这样的见解,以为必须直接采自抗战的现实,这可以说是画地为狱。”
⒈ 古代在地上画圈作为监狱,使犯人站立圈中以示惩罚。后用以比喻只准在所限定的范围中活动。也作「画地为牢」。
引《汉书·卷五一·路温舒传》:「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
1、“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故天下之患,莫深于狱;败法乱正,离亲塞道,莫甚乎治狱之吏”,从而揭示了恶法酷吏贻害人间无穷。
2、然而一旦失却汉景帝恩宠,翻身作为楚囚,却是“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又何等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