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óuxiān

游仙


拼音yóu xiān
注音一ㄡˊ ㄒ一ㄢ

繁体遊仙

游仙

词语解释

游仙[ yóu xiān ]

⒈  漫游仙界。

⒉  指晋郭璞所作《游仙诗》。

⒊  泛指游仙诗。

引证解释

⒈  漫游仙界。

明 叶宪祖 《鸾鎞记·品诗》:“混俗同鱼服,游仙学紫綃。”
清 周亮工 《次清风店咏黄芽菜》:“住寺莫教流败叶,游仙应学煮甜霜。”
清 龚自珍 《木兰花慢》词:“无奈游仙觉后,碧云垂到而今。”

⒉  指 晋 郭璞 所作《游仙诗》。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卷中:“《翰林》以为诗首,但《游仙》之作,词多慷慨,乖远玄宗。”
章炳麟 《辨诗》:“汉 《郊祀歌》有《日出入》一章,其声熙熙,悲而不伤,词若《游仙》,乃足以作将帅之气,虽《云门》《大卷》弗过也。”

⒊  泛指游仙诗。

唐 杨炯 《群官寻杨隐居诗序》:“《游仙》可致,无劳 郭璞 之言;《招隐》成文,敢嗣 刘安 之作。”
古人谓游心仙境,脱离尘俗。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神仙》:“洗精服食,慕道游仙。”
唐 广宣 《安国寺随驾幸兴唐观应制》诗:“万乘游仙宗有道,三车引路本无尘。”
宋 沉遘 《七言斋居寄杨祖二阁老》:“萧洒城南尺五天,尽凉高枕梦游仙。”
清 周亮工 《同人柏台茅屋成》诗:“游仙未必此中閒,百念难删竟自删。”

国语辞典

游仙[ yóu xiān ]

⒈  比喻脱离尘俗,游心仙境。

分字解释


※ "游仙"的意思解释、游仙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参照《文选》的分类标准,将张华诗歌分为应制颂德、感婚言情、咏侠抒怀、隐逸游仙四类。

2、的感伤,《秋胡行》之低沈情绪,《陌上桑》等游仙作品中都可见他的消极情绪。

3、林通想带田凌云去云游仙度假村逛逛,便打电话和她说,“云儿,明天我带你去个好地方。

4、游仙长生与及时享乐,都是在特定时代文化背景下,对人生的执著与重视,对生命价值的判断与把握;

5、2014年12月15日,绵阳市游仙区魏城镇小梨子沟的80后赵明因村上宽带升级十分高兴。

6、道教作为唐代的国教,其最大的教派上清派给唐代游仙诗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上清派的修仙方术、等级观、空间观、释道兼修观对晚唐游仙诗有全面而深刻的影响。

7、我们透过光怪陆离的游仙外壳,希望能挟取其精神内质,追寻到其沉潜的生命价值。

8、魏晋士人的游览作品中有很多游仙内容的描写,实为咏怀,表达了士人超越现实、摆脱苦闷的渴望。

9、六朝以及唐代是游仙诗的发展期,就主题思想而言变化不大。

10、而游仙诗更是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凝结着多少文人的希冀和梦想,忧伤与无奈。

11、游仙诗是由原始的神仙思想、楚辞、《庄子》三个因素共同促成的,经过汉魏的酝酿,在晋代得以成熟。

12、与唐以前的游仙诗相比,唐代文人游仙诗的仙人意象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意象原型来源更加广泛,二是意象类型更加丰富。

13、以仙人意象作为核心考察对象和切入点,研究唐代文人游仙诗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14、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主动“认领”了3处国保单位的保护修复方案设计任务,分别是绵阳游仙区平阳府君阙、阆中玉台山石塔和广元市利州区千佛摩崖造像。

15、他的游仙诗并不能解除他精神上的寂寞,本质上也是他基于生命危机意识而产生的逃避意识。

16、唐人游仙诗在前代的基础上,又独具自己的时代特色及风格特点。

17、在中古游仙诗中,游仙所经历的山水主要有山岳与海岛两大体系。

18、根据“游”与“仙”组合关系的不同,可以把游仙诗分为游仙诗(狭义)、咏仙诗和慕仙诗三大类。

19、所有这些都对魏晋游仙诗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20、游仙诗,早在六朝就已成为堪与山水诗、田园诗鼎足而三的一个诗歌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