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ǎi zhuàn
注音ㄅㄞˇ ㄓㄨㄢˋ
繁体百囀
⒈ 鸣声婉转多样。
⒈ 鸣声婉转多样。
引南朝 梁 刘孝绰 《咏百舌》:“孤鸣若无时,百囀似羣吟。”
唐 贾至 《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诗:“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囀流鶯绕 建章。”
宋 王安石 《独卧》诗之二:“百囀黄鸝看不见,海棠无数出墙头。”
1、耳边只闻鸟鸣,百啭千声,却看不见其玲珑身影。
2、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3、千门万户垂杨里,百啭如簧烟景晴。
4、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5、北展剧场人满为患,观众为36名杰出演员精彩绝伦的舞蹈和美幻美伦的舞台特效以及莺舌百啭的歌声而倾倒。
6、耳边只闻鸟鸣,百啭千声,都看不见它们玲珑身影。
7、远近百啭千声,却难发现鸟儿的身影。
8、羌管一声何处曲,流莺百啭最高枝。
9、耳边不时的传来一阵阵的鸟鸣,百啭千声,却看不到他们玲珑的身影。
10、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1、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黄庭坚
12、满路旋丝飞絮,韶光将暮。此时谁与说新愁,有百啭、流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