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薮

词语解释
山薮[ shān sǒu ]
⒈ 山深林密的地方。
⒉ 山林与湖泽。
⒊ 犹言山野草莽。与“朝廷”、“廊庙”相对。
引证解释
⒈ 山深林密的地方。
引《左传·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藪藏疾。”
汉 马融 《广成颂》:“乃储精山藪,歷思河泽。”
明 刘基 《郁离子·枸橼》:“鸟兽以山藪为家,而豢养於樊笼之中,非其情也。”
⒉ 山林与湖泽。
引《后汉书·梁冀传》:“多拓林苑,禁同王家,包含山藪,远带丘荒,周旋封域,殆将千里。”
《文选·卢谌<赠刘琨一首并书>》:“大雅含弘,量苞山藪。”
张铣 注:“言量度广远,可以苞括山藪。”
⒊ 犹言山野草莽。与“朝廷”、“廊庙”相对。
引《后汉书·谢弼传》:“臣山藪顽闇,未达国典。”
《三国志·魏志·管宁传》“既已西渡,尽封还之” 裴松之 注引 晋 傅玄 《傅子》:“唯陛下听野人山藪之愿,使一老者得尽微命。”
《南齐书·明僧绍传》:“山藪之人,政当凿坏以遁,若辞不获命,便当依 戴公 故事耳。”
分字解释
※ "山薮"的意思解释、山薮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遭难已久,饥馑荐臻,或以糊口之功,私力窃盗;或不识王命,藏窜山薮;或为囚徒,先被执系,元元之命,甚可哀愍。
2、然而,“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一支庞大的队伍在长期的斗争中难免有理想丧失、斗志颓唐、精神松懈的落伍者,“四风”问题的出现也不可避免。
3、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
4、看见别人溺水而不援救。比喻见死不救。唐?皇甫枚?王知古:『主与小子,皆不在家,于礼无延客之道。然僻居与山薮接畛,豺狼所?,若固相拒,是见溺不救也。』
5、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相关词语
- luò shān落山
- shān lín山林
- lú shān庐山
- wàng shān望山
- pāo shān抛山
- zhì shān智山
- shān qū山区
- zhǒng shān种山
- míng shān名山
- shān jìng山迳
- é shān额山
- tiān shān shān mài天山山脉
- héng shān衡山
- shān jiǎo山脚
- zǔ shān阻山
- è shān恶山
- shān mài山脉
- kào shān chī shān靠山吃山
- jiǎ shān假山
- ní shān尼山
- jiǔ sǒu九薮
- sǒu mù薮牧
- xiān sǒu仙薮
- yōu sǒu幽薮
- fú sǒu伏薮
- chǔ sǒu楚薮
- bā sǒu八薮
- chuān sǒu川薮
- tán sǒu谈薮
- táo sǒu逃薮
- cái sǒu材薮
- shān sǒu cáng jí山薮藏疾
- suì sǒu邃薮
- bū táo sǒu逋逃薮
- gù sǒu故薮
- cái mò zhī sǒu才墨之薮
- quán sǒu泉薮
- zhēn sǒu榛薮
- lù sǒu麓薮
- yuān sǒu渊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