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ǒu qí
注音ㄉㄡˇ ㄑ一ˊ
繁体鬥棋
⒈ 亦作“斗棋”。
⒉ 见“斗棋”。
⒈ 亦作“鬭棋”。亦作“鬪碁”。
⒉ 古代方士的一种法术,使棋子自相斗击。
引《史记·封禅书》:“於是上使验小方,鬭棊,棊自相触击。”
司马贞 索隐引 顾氏 曰:“《万毕术》云‘取鸡血杂磨鍼铁杵,和磁石棊头,置局上,即自相抵击也’。”
清 钱谦益 《次韵何慈公岁暮感事》之四:“鬭棋小试行军法,撒豆频夸却敌方。”
⒊ 下棋。
引宋 秦观 《奇兵》:“奕者之闘碁也,諦分审布,失其守者,逐而攻之。”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凡作诗文书画、饮酒斗棋与百工技艺之事,无一不具夙根,无一不本天授。”
1、水满池塘花满枝,乱香深里语黄鹂。东风轻软弄帘帏。日正长时春梦短,燕交飞处柳烟低。玉窗红子斗棋时。赵令畴
2、李无三曾与几位名震京师的高手斗棋,直杀得那些人心灰意冷,精神从此不振,大伤棋趣,皆有‘绝棋’之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