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七十子七十子的意思
shí

七十子


拼音qī shí zǐ
注音ㄑ一 ㄕˊ ㄗˇ

七十子

词语解释

七十子[ qī shí zǐ ]

⒈  同“七十二子”。

⒉  七十,举其成数。

引证解释

⒈  同“七十二子”。七十,举其成数。

《孟子·公孙丑上》:“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 孔子 也。”
汉 王充 《论衡·问孔》:“今谓之英杰,古以为圣神,故谓七十子歷世希有。”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塾议第十七》:“七十子以后学者,言君后象日月,适见於天,日月为食, 汉 臣之所昉也。”

国语辞典

七十子[ qī shí zǐ ]

⒈  孔子弟子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举成数来说,称为「七十子」。

《孟子·公孙丑上》:「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分字解释


※ "七十子"的意思解释、七十子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然而世俗社会权力仍是至高无上的,伯夷的“积仁洁行”,孔子的“七十子之徒”都是在权力面前轰然倒塌的。

2、上博竹简中有一批孔门七十子后学作品,将这些竹书与《论语》进行对照,可以看出《论语》的某些编纂特点。

3、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4、七十子之徒赐(子贡)最为饶益,原宪不厌糟糠,匿于穷巷,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