缉熙

词语解释
缉熙[ jī xī ]
⒈ 《诗·大雅·文王》:“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
引证解释
⒈ 后因以“缉熙”指光明,又引申为光辉。
引《诗·大雅·文王》:“穆穆 文王,於缉熙敬止。”
毛 传:“缉熙,光明也。”
又《周颂·敬之》:“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
郑玄 笺:“缉熙,光明也。”
《汉书·扬雄传上》:“隃於穆之缉熙兮,过《清庙》之雝雝。”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并文明自天,缉熙景祚。”
唐 李邕 《赠安州都督王仁忠神道碑》:“缉熙远略,绳準嘉言。”
宋 王禹偁 《天道如张弓赋》:“又尝观上圣之姿,法天道兮缉熙,令先禁于强暴,心不忘於惸嫠。”
明 归有光 《孟子叙道统而不及周公颜子》:“周公 以元圣而受缉熙之传,制礼作乐,有身致太平之功。”
国语辞典
缉熙[ qì xī ]
⒈ 光明。
引《诗经·大雅·文王》:「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
《三国志·卷一一·魏书·管宁传》:「若继二祖招贤故典,宾礼俊迈,以广缉熙。」
分字解释
※ "缉熙"的意思解释、缉熙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陈鉴,字缉熙,其父谪戍辽东后去世,母亲改嫁一百户。
2、“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另外《文选》袁宏的“三国名臣序赞”也提到:“夙夜匪懈,义在缉熙。
3、,庶狱明则国无怨民,枉直当则民无不服,未有徵青蝇之浮声,信浸润之谮诉,可以允?四海,惟清缉熙者也。
4、宜因昭时令曰,改定告元,苴白茅于江、淮,发嘉号于营丘,以应缉熙,使著事者有纪焉。
5、凡任天下之重者,当保国宁家,缉熙政事,乃以修室为能邪?
6、中国国家图书馆的藏书可上溯到700多年前的南宋皇家缉熙殿藏书,最早的典藏可以远溯到3000多年前的殷墟甲骨。
7、至于欲使陛下祟光被时雍之美,宣缉熙章明之德者,是臣(忄娄)(忄娄)之诚,窃所独守,实怀鹤立企伫之心。
8、庶狱明则国无怨民,枉直当则民无不服,未有徵青蝇之浮声,信浸润之谮诉,可以允?四海,惟清缉熙者也。
9、是以济济多士,庶政缉熙,穆穆四时,要荒式序。
10、一以勤耕农为务,习戎备为事,则国无怨旷,户口滋息,民充兵强,而寇戎不宾,缉熙不足,未之有也。
11、论工夫,圣人亦须困勉,方是小心缉熙,论本体,众人亦是生知安行,方是真机直达。
12、朗朗乾坤间,辽辽苍穹下,万物缉熙,本无相杀之理。
相关词语
- sōu jī搜缉
- jī má缉麻
- biān jī编缉
- jī sī缉私
- ān jī安缉
- zhì jī制缉
- jī bào缉报
- féng jī缝缉
- zhěng jī整缉
- jī huò缉获
- jī qǔ缉取
- zhēn jī duì侦缉队
- bù jī不缉
- jī jī缉缉
- jī hé缉合
- zhuì jī缀缉
- tōng jī通缉
- pī jī丕缉
- jī xù缉绪
- jī suí缉绥
- kāng xī康熙
- xī fù熙阜
- xī hé熙和
- chóng xī lěi qià重熙累洽
- xiào xī孝熙
- xī yōng熙雍
- xī xī熙熙
- hóng xī洪熙
- chún xī纯熙
- zhòng xī lèi shèng重熙累盛
- mù xī木熙
- jí xī辑熙
- xú xī徐熙
- kǒng xiáng xī孔祥熙
- xī tài熙泰
- chāng xī昌熙
- jiāo xī骄熙
- yōng xī雍熙
- fù xī阜熙
- shào xī绍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