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ángqián

堂前


拼音táng qián
注音ㄊㄤˊ ㄑ一ㄢˊ

堂前

词语解释

堂前[ táng qián ]

⒈  正房前面。正厅。代指母亲。

引证解释

⒈  正房前面。

汉 无名氏 《艳歌行》:“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一:“榆柳荫后簷,桃李罗堂前。”
唐 杜甫 《又呈吴郎》诗:“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⒉  正厅。

唐 朱庆馀 《近试上张籍水部》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 翠莲 ﹞泡了一盘茶,托至堂前,摆下椅子,走到公婆面前,道:‘请公公、婆婆堂前吃茶。’”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羿 又在房里转了几个圈子,走到堂前,坐下,仰头看着对面壁上的彤弓、彤矢、卢弓、卢矢、弩机、长剑、短剑。”

⒊  代指母亲。

《宋史·列女传·陈堂前》:“陈堂前,汉州 雒县 王氏 女,节操行义为乡人所敬,但呼曰堂前,犹私家尊其母也。”

国语辞典

堂前[ táng qián ]

⒈  父母。

唐·皇甫枚《却要》:「伫立相待,候堂前眠熟,当至。」

⒉  正房前面。

《宋书·卷二九·符瑞志》:「泰始七年四月戊申夜,京邑崇虚馆堂前有黄气,状如宝盖。」

⒊  官僚宅第之前。

唐·刘禹锡〈乌衣巷〉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分字解释


※ "堂前"的意思解释、堂前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从晚上九点左右起,复旦的师生们就聚集在相辉堂前的大草坪上,静静地等待着申博结果的产生。

2、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想对妈妈您说声:妈妈节日快乐!愿妈妈在今后的日子里更加健康快乐!

3、至于在此过程中逐渐升级的史前祭坛,其早期状态并非今人理解中的堂前供案,具备一定审美形状。

4、逗逗从袖里掏出驱雾弹,不到半柱香的时间,烟雾散去,再看大厅之上,再没有黑衣人影,却看堂前偌大的“囍”。

5、堂前两边筛锣击鼓,大吹大擂,语笑喧哗,觥筹交错,众头领开怀痛饮。

6、上联中的“红雨”指的是园中正厅前的一棵树,在开花时节会形成堂前红雨的景观。

7、西江月》欣然又将圣诞,狂欢彻夜难眠。平安夜里话平安,听取笑声一片。零落些雪花外,三五好友聚堂前。就是你,我最想念,愿圣诞快乐无限!

8、堂前有抱厦三间,堂外有砖砌的13米见方的露台.

9、县太爷觉的告状人言语荒谬藐视公堂,强行按捺住心中怒火,待他陈述完毕,从桌上抽出一根竹牌投扔堂前:神经错乱、扰乱公堂。

10、正行礼之时,忽听得堂前一片价筛锣,象有十来个人喧嚷将起来,慌得小舅糕儿没钻处。

11、李栋也不敢在他盛怒之下大放厥词,静静站在堂前平视前方,琢磨着怎么应对接下来的风暴。

12、紫薇映日焕中孚堂前集瑞霭新居垣墉已筑万年基。

13、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14、, 县太爷觉的告状人言语荒谬藐视公堂,强行按捺住心中怒火,待他陈述完毕,从桌上抽出一根竹牌投扔堂前:神经错乱、扰乱公堂。

15、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16、四人来到后堂,只见堂前摆放着两张椅子,坐着坐着两人,一高高瘦瘦,头发灰白的中年男子,另一张端坐着一位丰姿绰约大约三十来岁的美妇。

17、孔丘怕他又要和人吵闹,慌得光着两条毛腿也追了出来,两人跑到堂前一看,只见庆忌顶盔挂甲,手执一柄长矛,雄纠纠气昂昂正在观看士卒布阵、行列、演武。

18、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曹雪芹

19、须臾,堂前鼓乐齐鸣,新郎冠带上门,亲自迎娶。

20、这是一座环境清幽的四合庭院,正中为念佛堂,堂前有一莲花状的水池,池中长满白色的子午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