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诸侯

词语解释
十二诸侯[ shí èr zhū hóu ]
⒈ 指春秋时鲁、齐、晋、秦、楚、宋、卫、陈、蔡、曹、郑、燕十二诸侯国。指战国时梁、楚、齐、赵、韩、鲁、卫、曹、宋、郑、陈、许十二国的君主。泛指各诸侯国。
引证解释
⒈ 指 春秋 时 鲁、齐、晋、秦、楚、宋、卫、陈、蔡、曹、郑、燕 十二诸侯国。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记 共和 元年(公元前841年)到 周敬王 四十三年(公元前477年)间 周、吴 与十二国的纪年及大事。因 周 为天子, 吴 到 春秋 后期才兴起,故 周 吴 不在十二诸侯之列。
⒉ 指 战国 时 梁、楚、齐、赵、韩、鲁、卫、曹、宋、郑、陈、许 十二国的君主。
引《战国策·秦策五》:“梁 君伐 楚,胜 齐,制 赵、韩 之兵,驱十二诸侯以朝天子於 孟津。”
高诱 注:“梁 君, 梁惠王 也,伐 楚、齐,胜之,制御 赵、韩 之兵,驱使十二诸侯 鲁、卫、曹、宋、郑、陈、许 之君朝天子於 孟津。”
⒊ 泛指各诸侯国。
引《史记·天官书》“匡卫十二星” 唐 张守节 正义:“太微宫垣 十星,在 翼、軫 地,天子之宫庭, 五帝 之坐,十二诸侯之府也。”
清 胡鸣玉 《订讹杂录·十二诸侯》:“《史天官书》 太微 宫垣 有匡衡(卫)十二星,註,《正义》云‘十二诸侯之府也’,乃知天有十二次,日月之所躔也;地有十二州,王侯之所国也。举十二州以该天下之诸侯,非谓十二国也。”
分字解释
※ "十二诸侯"的意思解释、十二诸侯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行礼时盛食用的豆,天子二十六,诸公十六,诸侯十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
2、《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认为孔子观周与作《春秋》有关,时间应是孔子晚年。此外还有《严氏春秋》记孔子与左丘明“观周”的说法。
相关词语
- shí shí十时
- shí zhǐ十指
- shí quán十全
- bǎi shí百十
- shí jì十剂
- shí lún十伦
- shí jǐn十紧
- shí shì十事
- shí wàn十万
- wèn shí dá shí问十答十
- shí jiǎo十角
- shí jià十驾
- shí gàn十干
- shí mén十门
- shí shǐ十使
- shí shí wǔ wǔ十十五五
- shí gàn十榦
- shí zhōu十州
- shí sè十色
- shí nián十年
- èr shì二适
- èr yīn èr yáng二阴二阳
- èr xǔ二许
- yī ér èrèr ér sān一而二,二而三
- èr sè二色
- èr jiàn二见
- èr xiào二笑
- èr jùn二俊
- èr hóng二鸿
- èr shèng二胜
- èr jǐng二景
- èr shǔ二鼠
- èr qíng二情
- èr jiě二解
- èr xián二咸
- èr shòu二兽
- èr xiǎo二小
- èr huáng二皇
- èr sī二丝
- èr bào二鲍
- zhū shì诸事
- zhū xǔ诸许
- zhū qīng诸卿
- zhū wěi诸纬
- jiān zhū礷诸
- fāng zhū方诸
- zhū yuè诸越
- zhòng zhū众诸
- pǐ zhū匹诸
- fū zhū夫诸
- zhū wèi诸位
- hū zhū忽诸
- zhū hú诸胡
- zhū zhé诸蛰
- zhū wáng诸王
- zhū duō诸多
- zhū zuò诸作
- zhū bù诸布
- zhū zǐ诸子
- zhū guó诸国
- jìn hóu进侯
- shào hóu邵侯
- bāng hòu邦侯
- hóu zhě侯者
- jì hóu计侯
- ā hòu阿侯
- mù hòu木侯
- fēng hóu封侯
- hóu ráng侯禳
- jūn hóu君侯
- mèng hòu孟侯
- fěn hóu粉侯
- hóu bù侯不
- guǐ hóu鬼侯
- hóu mù侯牧
- hóu yìn侯印
- chè hòu彻侯
- hóu fēng侯封
- hé hóu河侯
- zhū hóu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