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公

词语解释
上公[ shàng gōng ]
⒈ 周制,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八命,出封时,加一命,称为上公。
⒉ 汉制,仅以太傅为上公。
⒊ 晋制,太宰、太傅、太保皆为上公。
⒋ 公爵的尊称,亦泛指高官显爵。
⒌ 传说古有五行之官,封为上公,祀为贵神。其土正曰后土。见《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后因以“上公”指社神。
⒍ 即太白星。
引证解释
⒈ 周 制,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八命,出封时,加一命,称为上公。
引《周礼·春官·典命》:“上公九命为伯,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九为节。”
郑玄 注:“上公,谓王之三公有德者,加命为二伯。二王之后亦为上公。”
贾公彦 疏:“案下文,三公八命,出封皆加一等。”
⒉ 汉 制,仅以太傅为上公。
引《后汉书·百官志一》:“太傅,上公一人。本注曰:掌以善导,无常职。”
清 袁枚 《随园随笔·领录尚书事更尊于尚书令》:“和帝 时太尉 邓彪 以太傅録尚书事,位上公,在三公之上。每少帝立,则置此官,犹古冢宰总己之义。”
⒊ 晋 制,太宰、太傅、太保皆为上公。
引《晋书·职官志》:“晋 初,以 景帝 讳故,又採《周官》官名,置太宰以代太师之任,与太傅、太保皆为上公。”
⒋ 公爵的尊称,亦泛指高官显爵。
引唐 李华 《寄赵七侍御》诗:“属词慕 孔 门,入仕希上公。”
明 何景明 《玉冈黔国地种竹》诗:“上公勋不忘,君子名詎朽。”
⒌ 传说古有五行之官,封为上公,祀为贵神。其土正曰后土。见《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后因以“上公”指社神。
引唐 韩愈 《忆昨行和张十一》诗:“忆昨夹钟之吕初吹灰,上公礼罢元侯迴。”
王伯大 音释:“上公即社神也。”
⒍ 即太白星。
引《说文·女部》“媊”字下引《甘氏星经》曰:“太白号上公。妻曰 女媊,凥南斗食厉,天下祭之曰 明星。”
《史记·天官书》:“太白,大臣也,其号上公。”
国语辞典
上公[ shàng gōng ]
⒈ 周制,三公八命,出封时,加一命称为「上公」。
引《周礼·春官·典命》:「上公九命为伯,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九为节。」
⒉ 汉时太保太傅的尊称。
引《后汉书·卷一八·吴汉传·论曰》:「吴汉自建武世,常居上公之位。」
⒊ 公爵。亦泛指高官显爵。
引唐·李华〈寄赵七侍御〉诗:「属词慕孔门,入仕希上公。」
分字解释
※ "上公"的意思解释、上公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如若一些小民乘机妄议胡言,以致桀犬吠尧,实在有污令名,窃为上公惜之!
2、第二章展开《河上公注》思想体系的逻辑推衍全过程。
3、元康二年壬子八月十五日,太上老君命玉真上公崔文子、太玄真仙瑕丘仲,凭册书下令征召许逊,拜为九州都仙大使高明主者,白日升天。
4、受此启发,张育彪建议,可给公车挂上公牌并在车身上喷字标识。
5、河上公注:“白,以喻昭昭;黑,以喻默默。人虽自知昭昭明白,当復守之以默默,如闇昧无所见,如是则可为天下法式。”后以“知白守黑”谓韬晦自处。
6、餐厅一般会在汤类和羹类的食物上桌时,放上公筷和公勺,以便客人使用。
7、研究人员的提议将被发布在一个组织网站上公人们的进一步讨论。
8、孤天子上公,而建等欲孤解围退舍,岂得礼邪!二人老耄,传言失指,已相为斩之。
9、不免授人以柄,予人口实,则天下以上公为何如人也?如若一些小民乘机妄议胡言,以致桀犬吠尧,实在有污令名,窃为上公惜之!
相关词语
- biān shàng边上
- shàng shàng chéng上上乘
- mài shàng迈上
- shàng nián上年
- jiē shàng街上
- fèng shàng奉上
- shàng shàng shǒu上上手
- shàng lián上廉
- shàng jiǎo上缴
- miàn shàng面上
- hé shàng河上
- shàng àn上岸
- gēn shàng跟上
- shàng biān上边
- guān shàng关上
- shàng piān shàng lùn上篇上论
- shàng zhèn上阵
- shàng jiàng上将
- wú shàng shàng pǐn无上上品
- shàng liào上料
- gōng gōng dào dào公公道道
- gōng sù公诉
- gōng yìng公映
- guān gōng关公
- gōng shì公式
- gōng shēng公升
- gōng yǔn公允
- gōng niú公牛
- gōng shì gōng bàn公事公办
- gōng quán公权
- gōng dào公道
- gōng sī公司
- gōng fáng公房
- gōng yuán公元
- gōng bǔ gōng pàn公捕公判
- gōng lì公立
- gōng zhèng公证
- gōng chǐ公尺
- gōng jué公爵
- gōng bù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