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kè lǐ kōng
注音ㄎㄜˋ ㄌ一ˇ ㄎㄨㄥ
繁体客裏空
⒈ 原为苏联剧本《前线》中的一个新闻记者名,此人惯于捕风捉影,捏造事实。后遂用以泛称新闻报道中虚构浮夸的作风或爱讲假话、华而不实的人。
⒈ 原为 苏联 剧本《前线》中的一个新闻记者名,此人惯于捕风捉影,捏造事实。后遂用以泛称新闻报道中虚构浮夸的作风或爱讲假话、华而不实的人。
引陈毅 《示丹淮并告昊苏小鲁小珊》诗:“少年当切戒,阿飞客里空。”
刘少奇 《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你们的笔,是人民的笔,你们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你们不能采取轻率的、哗众取宠的、‘客里空’式的态度,而应当采取负责的、谨慎的、严肃的态度去做工作。”
1、新中国成立前夕,由晋绥解放区发动的反“客里空”运动因持续时间之久,涉及范围之广,影响意义之大,成为中国新闻史上一次伟大的运动。
2、内容摘要: 《晋绥日报》的反“客里空”运动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然而也是一个不断被不同话语“讲述”着的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