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án

御前


拼音yù qián
注音ㄩˋ ㄑ一ㄢˊ

御前

词语解释

御前[ yù qián ]

⒈  皇帝座位之前,代指帝王所在之处。皇帝面前。

引证解释

⒈  皇帝座位之前,代指帝王所在之处。

《史记·蒙恬列传》:“新近 蒙毅,位至上卿,出则参乘,入则御前。”
《后汉书·献帝纪》:“郭汜 攻 李傕,矢及御前。”
李贤 注引《山阳公载记》:“时弓弩并发,矢下如雨,及御所止高楼殿前帷帘也。”
王先谦 集解引 惠栋 曰:“蔡邕 《独断》云,天子所在曰御前。”
宋 岳飞 《奏乞发回亲兵札子》:“臣契勘诸路军马已拨属御前。”

⒉  皇帝面前。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技术不遇》:“但来日於御前饶我第一局。”
《元典章新集·朝纲·中书省》:“近间御前告状的多了有。”
《明史·职官志三》:“同至御前请旨。”

国语辞典

御前[ yù qián ]

⒈  皇帝座位之前。代指天子所在处。清制有御前大臣等职,掌翊卫近御。

《史记·卷八八·蒙恬传》:「亲近蒙毅,位至上卿,出则参乘,入则御前。」

分字解释


※ "御前"的意思解释、御前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二字,擢其偏裨为御前统领官,以统制御前军马入衔,秩高者为御前诸军都统制,且令仍旧驻扎,以屯驻州名冠军额之上。

2、唐英久侍御前深知宋钧奇妙,曾委派他的幕僚吴尧圃赴颍州寻找钧釉秘方,后来试烧成功郎窑红,史料证实并非郢书燕说。

3、信帝知道如何分轻重,也懒得去追究太子的御前失仪,抬手示意让内侍前去宣召。

4、年羹尧在雍正面前也行止失仪,“御前箕坐,无人臣礼”,雍正心中颇为不快。

5、惟南北和战事宜,所关重大,且迭接南方各电,不得不与清皇族会商,遂奏请隆裕太后,开御前会议,把民军提出各条,令皇族自行酌夺。

6、有人容光胜锦有人婉转如莺承欢于御前自有万种风情。少司命

7、与普通题奏本相比,密疏有快捷、不经内阁票拟、直达御前开拆、皇帝亲批、高度保密等特点。

8、若伊等因内廷行走数年,捏称在大行皇帝御前一言一行,一经访闻,定严行拿究,立即正法,决不宽贷。

9、与皇帝对普通题、奏本的批答相比,它有直达御前开拆、皇帝亲批而不需内阁票拟、亦不假他人之手、高度保密以及批答及时等特点。

10、首先出现的是财政署法院,是从负责处理财税争议的御前会议的税务部脱离出来的,尽管它的管辖权范围通过各种方式得到了拓宽。

11、威斯敏斯特的中央王室法院是逐渐从御前会议的行政职能演化发展而来的。

12、不日,钦点兰陵酒为御前贡酒,赐名曰“白酒”。

13、若伊等因内廷行走数年,捏称在大行皇帝御前一言一字,以及在外招摇煽惑,断无不败露之理,一经访闻,定严行拿究,立即正法,决不宽贷。

14、载振自在内廷当差以来,素称谨慎,朝廷以其才识稳练,特简商部尚书,并补御前大臣。

15、虽然内德在第一季中是最受欢迎的人物之一,但他作为罗伯特·拜拉席恩的御前首相却是一个巨大的失败。

16、另一个是为了使河水通畅顺流入海,是开浚海口还是修筑大堤?康熙不妄加论断,而是命双方在乾清门进行御前辩论,各申己见,互相驳难。

17、怎奈,虽贵为禾木大帝御前第一护法,虞美人却左右夜安云不得,仿佛身上被众鸟喙头若有若无的光辉弹了回来,顿时震飞在千丈之外。

18、在飞往中国之前,香月清司的肩上,可以说是被天皇、御前会议、军部层层加码,压了不堪忍受的重担。

19、隆宗门、乾清门外全是弓上弦,刀出鞘的大内侍卫和御前侍卫。

20、从此以后,和官运亨通,一直做到内阁首辅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御前大臣、内务府总管、吏部尚书、户部尚书、步军统领、京城九门提督等军政要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