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án kè
注音一ㄢˊ ㄎㄜˋ
繁体鹽課
⒈ 旧时以食盐为对象所征的税课。
⒉ 指办理盐课事务。
⒈ 旧时以食盐为对象所征的税课。
引《宋史·食货志下三》:“世宗 北伐,父老遮道泣诉,愿以盐课均之两税,而弛其禁,许之,今两税盐钱是也。”
《元史·食货志五》:“本司自 至元 十四年创立,当时盐课未有定额,但从实恢办。”
《明史·徐阶传》:“鄢懋卿 骤增盐课四十万金。 阶 风御史请復故额。”
《清史稿·食货志四》:“灶不乐以盐归垣,商亦无资完课。此垣商纳课之亦难行也。”
⒉ 指办理盐课事务。
引宋 秦观 《代蕲守谢上表》:“昨以出按荆车,兼程盐课,猥虞旷废,妄致勤劳。”
《明史·食货志四》:“松江 所负课六十餘万,民诉於朝。命直隶巡抚 周忱 兼理盐课。”
⒈ 盐税。清制分三项:一灶课,为盐田的地税,由灶丁缴纳;二引课,为运盐的税,由盐商缴纳;三杂课,为一切杂税的总称。
1、改革征粮办法,整顿漕运和盐课,疏浚吴淞江,又设济农仓防灾,置赡盐仓救灶户。
2、盐课在清代的赋税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盐课征收历来是学者们研究的一个焦点问题。
3、这与我大清一年的盐课正税相差不多。
4、元代的盐课收入在国家财政收入中占有关键地位,用于腌制鱼鲞的鱼盐也被纳入严密的控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