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íngzhǔn

平准


拼音píng zhǔn
注音ㄆ一ㄥˊ ㄓㄨㄣˇ

繁体平準

平准

词语解释

平准[ píng zhǔn ]

⒈  古代官府平抑物价的措施。

⒉  汉承秦制,大司农属官有平准令丞,掌管平准之事。参阅《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通志·职官四》。

⒊  平稳;公平;平衡。

⒋  清末译经济学为平准学。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官府平抑物价的措施。

《史记·平準书》:“大农之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即卖之,贱则买之。如此,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踊,故抑天下物,名曰平準。”

⒉  汉 承 秦 制,大司农属官有平準令丞,掌管平準之事。参阅《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通志·职官四》。

⒊  平稳;公平;平衡。

《醒世恒言·施润泽滩阙遇友》:“两边检点,柱脚若不平準的,便把来垫稳。”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金永年》:“念汝贸贩平準,赐予一子。”
李大钊 《马克思的中国民族革命观》:“一八三〇年以前,中外贸易的平准,还是 中国 方面站在有利的地位。”

⒋  清 末译经济学为平准学。

梁启超 《新史学·史学的界说》:“宗教学也,法律学也,平準学也(即 日 人所谓经济学),皆与史学有直接之关係。”

国语辞典

平准[ píng zhǔn ]

⒈  平稳物价,使其合于一定的标准。

《史记·卷三〇·平准书》:「大农之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即卖之,贱则买之。如此,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踊。故抑天下物,名曰:『平准』。」

⒉  职官名。汉武帝时设置掌管物价平准事宜的官员。

《史记·卷三〇·平准书》:「置平准于京师,都受天下委输。」
《汉书·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景帝后元年更名大农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司农。属官有太仓、均输、平准、都内、籍田五令丞,斡官、铁市两长丞。」

分字解释


※ "平准"的意思解释、平准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有许多选择来平衡循环时间和使生产平准化,从而产生较短的生产整体循环时间。

2、所以笔者建议直接采取措施改变目前股票市场的供求失衡,直接推出平准基金入市,并且具体设计了平准基金的方案。

3、在金融危机中,先是通过平准基金大量抛售欧元,导致欧元狂跌、美元上涨,然后大肆印制钞票,填平坏账。

4、针对该现象,本文对股票平准基金推出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以期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5、后来,由股改引起的疯狂大牛市让平准基金再次退居幕后。

6、原则4:使工作负荷平均(平准化),工作应该像龟兔赛跑中的乌龟一样。

7、乌克兰总统尤先科昨晚提议设立国家平准基金,在金融危机中买入关键的企业和银行。

8、您不是担心平准基金资金不足吗?假手汇金和中石油就够了。

9、头为全身之纲领,纲举目张,身法的稳定,脊椎的中正,腰胯的转换,眼法的平准,呼吸的顺畅,步法的灵动。

10、十七、八世纪间那些维持商业平准,奖励金块输入的商法,与那最近英国禁遏脱拉斯(Trust)的法律都归无效,就是法律的力量不能加影响于经济趋势的明证。

11、盖自五年贾青以平准物价与金银之类,行抵当于畿县,次年行之诸路,以常平、市易赊贷及宽剩钱为本,五路各十万缗,余路五万缗。

12、第二天,1月31日,我们宣布了这套援助方案,资金来自外汇平准基金。

13、又如司法权从一切行政事宜中分划独立,以公平保护臣民之权利,其国务大臣收支国帑,又必先以预算之数经国会之参与,极其平准乃行。

14、中国证券业协会(Securities Association of China)表示,只要上证综指低于4500点,21家参与建立平准基金的券商就不会抛出股票。

15、两公婆吵架气难平准妈妈饮下半斤酒。

16、我还要去俄罗斯平准基金一趟-,我想我跟他们已经就,三月在莫斯科会面达成了共识-,就是这个学期的事情。

17、当月月底,鲁宾和萨默斯已经开始考虑采取单边行动,动用外汇平准基金向墨西哥提供贷款。

18、平准是平均、平衡、协调。

19、结果给出了长期和终身住院津贴保险平准保费的计算方法和长期住院费用保险平准保费的计算思路。

20、那是风能平准化成本的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