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āng

乡俗


拼音xiāng sú
注音ㄒ一ㄤ ㄙㄨˊ

繁体鄉俗


乡俗

词语解释

乡俗[ xiāng sú ]

⒈  乡间的习俗。

很多的乡俗。
乡俗好尚。——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country custom;

引证解释

⒈  乡土风俗。

睡虎地 秦 墓竹简《南阳守腾文书》:“古者,民各有乡俗,其所利及好恶不同。”
唐 孟浩然 《同张将蓟门观灯》诗:“异俗非乡俗,新年改故年。”
郑观应 《盛世危言·交涉上》:“然 中国 游歷之员,皆博雅文学之士,所至之地,第记其国之山川、人民、风土、乡俗。”

⒉  指家乡。

南朝 宋 鲍照 《代邽街行》:“念我捨乡俗,亲好久乖违。”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四:“不然,当效 苏季子、司马长卿 以文词谈説干人主,六印駟马耀乡俗。”

国语辞典

乡俗[ xiāng sú ]

⒈  故乡的风俗。

唐·孟浩然〈同张将蓟门观灯〉诗:「异俗非乡俗,新年改故年。」

土风

分字解释


※ "乡俗"的意思解释、乡俗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显考查公海大人之墓”,这是按乡俗,假借海子的后辈为他立的碑,称他为“显考大人”的,是当时正咿呀学语的海子的三位侄儿。

2、“五老”近些年来发挥余热,教化乡俗民风,共建和谐村落,成为推动乡村文明进步的主力军。

3、这么大的喜事,三家各自娶亲,按良缘由凤缔,佳偶自天成的民间乡俗,六礼告好,二姓之好。

4、这么大的喜事,三家各自娶亲,按良缘由凤缔,佳偶自天成的民间乡俗,六礼告好,二姓之好。

5、“五老”近些年来发挥余热,教化乡俗民风,共建和谐村落,成为推动乡村文明进步的主力军。(造句 网)

6、本届聊斋节以乡俗民风伴古韵,聊斋故事醉游人为主题,好戏连台,异彩纷呈。

7、结婚是个喜事,还盼来个叫化子哩!按乡俗论,有叫化子参加红白喜事,是吉利的征兆--此奥妙说法有何根据?恐怕已无从查考。

8、然而,赣地剪纸却多是以乡俗形式保留的,几乎都为女工制作,专业生产的手工艺人少,在市场中仍处于比较原始的资源开发状态。

9、谚语是“熟语”的一种,它既有使用的工具价值,又有创作手法的借鉴作用和赅博、乡俗、浅近、雄辩、“极言”与“歧异”的美学价值。

10、但乡人每逢盛大喜事设宴请客,却以羊肉海参席为乡俗

11、圣人观察乡俗而顺俗制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礼仪,这是为了利民富国。

12、19岁的亢林娜遇害后,按照当地乡俗,和附近一死亡的30岁男子结成“鬼亲”。

13、世风乡俗,女子的赤足若被人看了去,便是要嫁与谁的。

14、于是,我调剂了一下生活节奏,从家里上班。我住在一个显然还保留着传统乡俗的村庄里,离主要商业区45分钟路程。

15、到了陌生之地,先考察民风乡俗,才不至于冒打冒撞。

16、古村落要活化利用,还原乡俗生活,恢复1项以上的村镇节日习俗,设计1条以上的旅游产品线。

17、钓一回鱼就是一次春游,有山,有水,有花,还有乡俗

18、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秀峰区检察院积极探索法律宣传新模式,组织干警以“乡俗俚语”开展普法宣传,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19、谚语是“熟语”的一种,它既有使用的工具价值,又有创作手法的借鉴作用和赅博、乡俗、浅近、雄辩、“极言”和“歧异”的美学价值。

20、亢林娜遇害后,按照当地乡俗,和附近一死亡男子结成“鬼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