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āngbàn

商办


拼音shāng bàn
注音ㄕㄤ ㄅㄢˋ

繁体商辦

商办

词语解释

商办[ shāng bàn ]

⒈  商量办理。

⒉  商人营办。

引证解释

⒈  商量办理。

《清史稿·后妃传·孝钦显皇后》:“并諭军机处,遇紧要事件,与 醇亲王 奕譞 商办。”
清 马建忠 《上李伯相论朝鲜商约界务禀》:“其国与 俄国 何处交界及有无商务应否商办,在廷均属茫然,其国王转令来询於 忠。”

⒉  商人营办。

鲁迅 《<伪自由书>后记》:“倘说既非商办,又非官办,则在报界里是很难得的。”
茅盾 《子夜》五:“中国 办实业算来也有五六十年了,除掉前 清 时代 李鸿章、张之洞 一班人官办的实业不算,其馀商办的也就不少。”

分字解释


※ "商办"的意思解释、商办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1911年皇族内阁成立,盛宣怀任邮传部大臣,以“铁路国有”名义,将已归商办的川汉、粤汉干线路权作抵押,与四国银行团签订借款合同,激起铁路风潮。

2、官督商办企业有官僚机构的所有弊病,裙带风盛行,官员滥用资金,贪污成风。

3、实业救国思潮及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是促进其实业商办思想成熟的重要因素。

4、张謇以“绅领商办”的股份制企业模式,创建大生纺织公司。

5、在他的幕僚们之中,像钱鼎铭这样拥有商与官双重身份的人,对于官督商办的弊病是深为了解,自然而然会全力的支持。

6、商办采木出现的主要原因有补救官办采木的弊端,繁荣的市场为商办采木准备了市场条件等。

7、盛宣怀与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签订了借款合同,把原来已允商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权收回,作为对外借款的抵押。

8、如今,一家人都等着报社领导来商办后事。

9、不异巫峡猿啼,华亭鹤唳!将军玉昆、总督赵尔丰等,瞧见这个样子,简直瞧不入眼,于是联衔电京,请将川路暂归商办,将借款修路一事,俟资政院开议时,提交议决。

10、故中国商务之不兴,虽谓李鸿章官督商办主义为之厉阶可也。

11、商办民用企业思想浓重。

12、以军事工业为首的清末国有企业改革独自走过了十年的曲折道路,在人才、技术、管理、机制等诸多方面博弈不断,甚至成了政治家们争夺权力的筹码。保守派同改革派的冲突日益激烈,国退民进成了改革派的唯一选择,百年轮船招商局最终以“官督商办”的体制转变而横空出世,成了以李鸿章为首的改革派争夺改革话语权的重要筹码。李德林

13、另一位候补道台、商办川汉铁路总收支施典章拿着在四川各方尤其是贫民那儿搜刮到的350万两白银,到股票市场以小搏大。

14、当年5月,清政府为了将已经由商办、民办的粤汉、川汉铁路筑路权出卖给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强行下达了“干路均归国有”的“上谕”。

15、皇木采办的方式有三:官办采木、商办采木和土司进献。前两种是主要途径,实质上,它们都属于封建徭役。

16、地块的总建筑面积达到了30万平方米,是本次无锡出让地块中面积最大的一块商办、居住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