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ài

外骛


拼音wài wù
注音ㄨㄞˋ ㄨˋ

繁体外騖

外骛

词语解释

外骛[ wài wù ]

⒈  谓流溢于外。

⒉  谓别有追求,心不专。

引证解释

⒈  谓流溢于外。

宋 苏轼 《天庆观乳泉赋》:“凡水之在人者,为汗,为涕,为洟,为血,为溲,为泪,为涎,为沫。此数者,皆水去人而外騖,然后肇於有物,皆咸而不能返,故咸者九而甘者一。”

⒉  谓别有追求,心不专。

清 魏源 《默觚上·学篇十一》:“惟本原盛大者,能时措出之而不穷,故君子务本,专用力于德性而不敢外騖。”

分字解释


※ "外骛"的意思解释、外骛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隆见叶无名等人的身影不见后立即秉除一切外骛,专心对付着眼前这四十余个高手。

2、这些校、院、所通常只能从它们所办的企业中拿到有限的收入,可是由于精力外骛和资源分散,却削弱了科研和教学的本业。

3、在历史记忆中,人的未可自作宰制的命运,随时可能外骛为对于生存观念的一种深沉的讲述。

4、古往今来,没有领导会喜欢一个有外骛之心的员工。

5、惊喜无需外骛,但求得之于心源,所谓“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像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