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ēngtán

登坛


拼音dēng tán
注音ㄉㄥ ㄊㄢˊ

繁体登壇

登坛

词语解释

登坛[ dēng tán ]

⒈  登上坛场。古时会盟、祭祀、帝王即位、拜将,多设坛场,举行隆重的仪式。

⒉  走上讲台。

⒊  借指某种事物开始出现。

引证解释

⒈  登上坛场。古时会盟、祭祀、帝王即位、拜将,多设坛场,举行隆重的仪式。

《三国志·魏志·臧洪传》:“昔 张景明 亲登坛喢血,奉辞奔走,卒使 韩牧 让印,主人得地。”
《文选·陆倕<石阙铭>序》:“命旅致屯云之应,登坛有降火之祥。”
李善 注:“登坛,祭天也。”
《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然而杜门不用,登坛受讥。”
李善 注:“《江表传》曰:‘ 权 既即尊位,请会百官,归功 周瑜 ……’然登坛,即位之时也。”
《后汉书·献帝纪》“皇帝逊位, 魏王 丕 称天子” 李贤 注引 晋 袁晔 《献帝春秋》:“乃为坛於 繁阳 故城, 魏王 登坛,受皇帝璽綬。”
《晋书·谢安传》:“及 宋 受禪, 谢晦 谓 刘裕 曰:‘陛下应天受命,登坛日恨不得 谢益寿 奉璽紱。’”
《史记·淮阴侯列传》 唐 司马贞 索隐述赞:“君臣一体,自古所难。相国深荐,策拜登坛。”
唐 皇甫曾 《送徐大夫赴南海》诗:“位重登坛后,恩深弄印时。”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抚兵》:“建牙吹角不闻喧,三十登坛众所尊。”

⒉  走上讲台。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怀德公吴明彻墓志铭》:“始弘就馆之礼,即受登坛之策。”
唐 杜牧 《送太昱禅师》诗:“结社多高客,登坛尽小师。”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阳明 登坛讲学,反復辨説良知二字。”

⒊  借指某种事物开始出现。

鲁迅 《热风·随感录三十九》:“人格的平等,也是一种外来的旧理想;现在‘经验’既已登坛,自然株连着化为妄想。”

国语辞典

登坛[ dēng tán ]

⒈  登上讲道的道场。

《西游记·第一回》:「童子道:『我家师父,正才下榻,登坛讲道,还未说出原由,就教我出来开门。』」

分字解释


※ "登坛"的意思解释、登坛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丁法师手持七星宝剑,身披八卦道袍,一面孔的神仙气象,登坛发符,指东画西的,闹了一阵,蓦地把令牌连拍三下,口中念念有词,喝一声:“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2、再者还有韩信和卢绾,一个原本就是项羽的人,结果却跑到刘邦那里,登坛拜将,可等到他已经没有什么用了的时候,就被剁了,而且还是死在吕雉和萧何的手里。

3、第二天,大家依例命军士每人负土一?g修筑三层高台,遍列五方旗帜,上建白旄黄钺,兵符将印,请朱?y登坛

4、次日筑台三层,遍列五方旗帜,上建白旄黄钺,兵符将印,众诸侯首领请绍登坛

5、次日筑台三层,遍列五方旗帜,上建白旄黄钺,兵符将印,请绍登坛

6、登龙有术 登木求鱼 登明选公 登手登脚 登台拜将 登坛拜将 登堂入室 登庸纳揆 不登大雅 名登鬼录 年登花甲 如登春台 已登道岸

7、明日高王爷可传谕众文员得知,大小三军之众,立竖一坛台,议合登坛拜帅.

8、夫将帅者,王之爪牙,登坛授钺,凿门推毂,阃外之事,将军裁之,所以克敌而致胜也。

9、莫问闻言微微一笑,没有加以解释,登坛接印乃是封侯拜相之意,不过这些事情可以自心中揣想却不可道与他人,不然便是狂妄自大。

10、炼彩玉补天,断鳌足立柱,抟黄土造人,积芦灰止水;千秋万代,登坛谁个敢夸功。

11、本来应该登坛拜将,但是因为情况非常特殊,今天只能简化手续。

12、孙膑领旨,令壮士筑坛于城西北,布四十九号青旗,设明灯香烛,斋戒沐浴,跳足入朝,请魏王亲自行香,王即整驾临坛,行香已毕,孙膑蓬头散发,手仗宝剑,登坛作法。

13、更何况李信之前连官身都没有,仅仅是一介马贼,有了尺寸之功便登坛拜将,以后又如何再赏?

14、都以为毛爷爷一如既往登坛拜将,“探花元帅”。

15、如今燕国正是用人之际,他决定就在这新筑的黄金台上登坛拜将,彰显他求贤如渴,聚才强国的决心。

16、汉高帝元年公元前年的一天,汉王刘邦的都城南郑今陕西汉中忽然 旌旗蔽日 ,鼓号齐鸣,坛台高筑,刘邦要亲自登坛拜将。

17、倘得小娘子如此,事成之后,当登坛拜将。

18、今日只有易阳才能率领我们突围出去,所以本真人欲学人族登坛拜将,这个过程,任何人不准出声,违者杀。

19、如今燕国正是用人之际,他决定就在这新筑的黄金台上登坛拜将,彰显他求贤如渴,聚才强国的决心。

20、倘得小娘子如此,事成之后,当登坛拜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