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女儿节女儿节的意思
érjié

女儿节


拼音nǚ ér jié
注音ㄋㄩˇ ㄦˊ ㄐ一ㄝˊ

繁体女兒節

女儿节

词语解释

女儿节[ nǚ ér jié ]

⒈  明·清时京城女子习俗之一。指七夕。

引证解释

⒈  明 清 时京城女子习俗之一。

明 刘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春场》:“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妍饰小闺女,簪以榴花,曰女儿节。”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端阳》:“饰小女尽态极妍,已嫁之女亦各归寧,呼是日为女儿节。”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花糕》:“九月九日,都人以麪为糕……父母迎其女来食,曰女儿节。”

⒉  指七夕。

冰心 《寄小读者》二三:“七月七,是女儿节,只这名字已有无限的温柔。”

国语辞典

女儿节[ nǚ ér jié ]

⒈  明清时的民间习俗。每年农历五月初一至初五,未婚少女皆梳妆打扮,头簪石榴花;已婚妇女亦归宁回家看父母,称为「女儿节」。

明·刘侗《帝京景物略·卷二·城东内外·春场》:「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妍饰小闺女,簪以榴花,曰女儿节。」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五月·端阳》:「饰小女尽态极妍,已嫁之女亦各归宁,呼是日为女儿节。」

分字解释


※ "女儿节"的意思解释、女儿节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2、农历八月十五,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又有“仲秋”、“秋节”、“八月节”、“团圆节”、“女儿节”的说法。

3、端午中国的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们过节的习俗却大同小异。

4、女儿节又称为人偶节,这是因为人们在三月三日的数周前就会在阶梯状的架子上摆设特别的人偶。

5、我不信,这女儿节里,你临出门的时候没提前找几个捉刀人,早早写下几篇诗词袖在怀中?这会儿还不念出来,让我们听听阁下的佳作。

6、3月3日举行的女儿节,玩偶的特点是代表天皇和皇后,以及在分层讲台上的服务员。

7、每年夏历五月一日至五日,都城家家妍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已出嫁之女,也要回娘家看望爹娘,这几天后世称为“女儿节”。

8、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又称“端阳节”、“重午节”、“浴兰节”、“蒲节”、“女儿节”等。

9、中国的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们过节的习俗却大同小异。

10、该中心展出约一万五千个用于雏祭典的娃娃,以庆祝三月三日传统的女儿节

11、在女儿节当天,人们会替女孩们举行派对,并且享用清酒及菱饼(编按:菱饼是一种有粉红、白、绿等三层颜色的菱形糕饼)。

12、每年的3月3日是日本的女儿节,也叫桃花节。

13、近日,堤真一传来好消息,即将于3月3日“女儿节”牵手一位清秀文静的公司女职员,步入婚姻殿堂。

14、日本胜浦市2万人偶娃娃装饰“女儿节”。

15、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

16、上巳女儿节,轻雪寥寥正所望,融然半为雨。土方岁三

17、关于如何做便当、包便当,还有像赏花和日本女儿节这样的场合如何准备什么方面出版了众多的烹饪书籍。

18、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浴兰节”“蒲节”“女儿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