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pǐn shì
注音ㄆ一ㄣˇ ㄕˋ
⒈ 标准;法式。
⒈ 标准;法式。
引《汉书·宣帝纪赞》:“枢机周密,品式备具。”
南朝 宋 颜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章程明密,品式周备。”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清勤堂随笔》:“朱文瑞 相国,自奉甚约。抚 浙 时,飭所部凡婚嫁丧葬,贫富各有品式。”
1、品式准备、跳踢、前踢、下格档、中格档、平行力冲拳、马步冲拳,赵宁教授的学生们如今已经达到了黄带水平。
2、在宁浩之前,除香港地区外的中国喜剧电影多把“笑果”放在小品式对白上,尤其喜欢加上一些北方方言。
3、据了解,手卷这种品式在晋代就有了,它由秦汉的“经卷”、“卷子本”演化而来,是国画装裱中横幅的一种体式,以能握在手中顺序展开阅览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