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ē

于嗟


拼音yú jiē
注音ㄩˊ ㄐ一ㄝ

于嗟

词语解释

于嗟[ yú jiē ]

⒈  叹词。表示赞叹。

⒉  叹词。表示悲叹。

引证解释

⒈  叹词。表示赞叹。

《诗·周南·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毛 传:“于嗟,叹辞。”
《诗·召南·驺虞》:“彼茁者葭,壹发五豝,于嗟乎騶虞。”
郑玄 笺:“于嗟者,美之也。”

⒉  叹词。表示悲叹。

《诗·邶风·击鼓》:“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郑玄 笺:“叹其弃约,不与我相亲信。亦伤之。”
《史记·吕太后本纪》:“赵王 饿,乃歌曰……于嗟不可悔兮寧蚤自财,为王而饿死兮谁者怜之!”
唐 元稹 《唐故建州蒲城县尉元君墓志铭》:“禽交加,六神没,于嗟 元君 归此室。”

国语辞典

于嗟[ xū jiē ]

⒈  叹息之辞。

《史记·卷六一·伯夷传》:「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分字解释


※ "于嗟"的意思解释、于嗟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登彼西山兮,采其薇兮。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兮。黄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兮!今中国乡村旋即覆灭,国人精神将无所依,灵魂飘荡,饥寒交迫,故借伯夷之歌以哀之。

2、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3、于嗟蓬莱兮,仙人之室庐,世之兮莫知其遨嬉。

4、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诗经

5、于嗟俗见兮!不我活兮!于嗟陋习兮,不我信兮!动物尚可择偶而居,吾辈不如动物矣!动物尚知生死不弃,吾辈不如动物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