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ūxiàn

初献


拼音chū xiàn
注音ㄔㄨ ㄒ一ㄢˋ

繁体初獻

初献

词语解释

初献[ chū xiàn ]

⒈  谓开始向神献演乐舞。

⒉  享客时首次敬酒。

⒊  祭祀时首次奠爵。

引证解释

⒈  谓开始向神献演乐舞。

《春秋·隐公五年》:“考 仲子 之宫。初献六羽。”
孔颖达 疏:“初,始也;往前用八,今乃用六也。献者,奏也;奏进声乐以娱神也。”

⒉  享客时首次敬酒。

《左传·桓公九年》:“享 曹大子,初献,乐奏而叹。”
杜预 注:“酒始献。”

⒊  祭祀时首次奠爵。

《旧唐书·礼仪志三》:“礼成於三,初献、亚、终,合於一处。”

国语辞典

初献[ chū xiàn ]

⒈  举行祀典或享客时,第一次的献酒。

《左传·桓公九年》:「享曹大子。初献,乐奏而叹。」
《旧唐书·卷二三·礼仪志三》:「礼成于三,初献、亚、终,合于一处。」

分字解释


※ "初献"的意思解释、初献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迎神、奠玉帛、初献、亚鲜、终献、答福胙、车馔、送神、送燎等九项议程,也很隆重。

2、从此以后丁祭成为制度,“定每岁仲春、秋上丁,皇帝降香,遣官祀于国学,以丞相初献,翰林、学士亚献,国子祭酒终献”。

3、据介绍,祭孔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478年,在祭孔活动中,最重要的议程便是三献礼,所谓三献就是分初献、亚献和终献。

4、法令四:所有其它果物应送至主教与司铎家里作为初献之果,但不得奉上祭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