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伏


拼音yǐ fú
注音一ˇ ㄈㄨˊ

倚伏

词语解释

倚伏[ yǐ fú ]

⒈  依存隐伏。

相为倚伏。——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depend for existence and lie hidden;

引证解释

⒈  倚,依托;伏,隐藏。意谓祸福相因,互相依存,互相转化。

语本《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汉 班固 《幽通赋》:“叛迴冗其若兹兮,北叟颇识其倚伏。”
唐 李颀 《别梁鍠》诗:“不见古时塞上翁,倚伏由来任天作。”
明 李贽 《与焦弱侯书》:“此非反人情之常也,盖祸福常相倚伏,惟至人真见倚伏之机,故寧处忧而不肯处乐。”
清 曹寅 《游仙诗三十韵和汪萝山》之五:“尘世难量倚伏机,静驱猫犬闭柴扉。”

国语辞典

倚伏[ yǐ fú ]

⒈  互相依存,互相影响。语本指祸福相因互有连带的关系。

《老子·第五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文选·谢惠连·秋怀诗》:「夷险难豫谋,倚伏昧前筭。」
《文选·刘孝标·辩命论》:「交错纠纷,回还倚伏。」

分字解释


※ "倚伏"的意思解释、倚伏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如果能够真正理解“祸福倚伏”的哲理,认识得失、穷达之间的乘除关系,一以贯之地助人为乐,便是读懂了养生的“天书”。

2、君廓故群盗,勇悍险诈,瑗推心倚伏之,许为昏姻。

3、吾老友,生平重然诺,敦行义,解纷排难,缓急可倚伏,有古贤豪侠烈之风。

4、因斯愚智之所机,倚伏之所系,全亡之所依,其在逊顺而已哉。

5、此非反人情之常也,盖祸富常相倚伏,惟至人真见倚伏之机,故宁处忧而不肯处乐。

6、上联根据祸福倚伏之理,告诫人们求福莫要过分,以至适得其反。

7、福祸由来互倚伏,还如影响相随逐。

8、上联根据祸福倚伏之理,告诫人们求福莫要过分,以至适得其反。

9、论帝王之秘策,揽倚伏之要最,吾似有一日之长。

10、如谓成败利钝可以逆睹,智取术驭可以长存,是不明倚伏之机,不审顺逆之理,何足与言天道哉?虽然,兵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不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