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má zhǐ
注音ㄇㄚˊ ㄓˇ
繁体麻紙
⒈ 一种大部分以黄麻为原料生产的强韧纸张。
英jute paper;
⒈ 用麻的纤维做成的纸。
引《新唐书·艺文志一》:“大明宫 光顺门 外, 东都 明福 门外,皆创集贤书院,学士通籍出入。既而太府月给 蜀郡 麻纸五千番。”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五章第二节:“南朝 书家写字多用麻纸,麻纸别称布纸,就是用破旧麻布制造的纸。麻纸可供二 王(王羲之、王献之 父子)写字,精美可以想见。”
⒈ 以麻纤维制造的纸。精制品可用来造卷烟纸,粗制品则可以用作纸箱。
引唐·李肇《翰林志》:「凡慰军旅用黄麻纸,并用印。」
元·周密《癸辛杂识·前集·笔墨》:「王右军少年多用紫纸,中年用麻纸,又用张永义制纸取其流丽,便于行笔。」
1、此外,启功先生藏有一卷宋代藏经白麻纸,流传千载,质地坚韧无损,古代佳纸历来为文人墨客宝爱,其价值几乎与名家妙制等观。
2、“微波荡漾”的江面部分还不能用火药“炸”,蔡国强是用硫酸纸把别处的硝烟“吸”过来后在麻纸上“熏画”。
3、“何奥将军不会离我们很远的,”温斯·罗普指着一张褪了色的破麻纸上画的旧地图,信誓旦旦地说到。
4、从12世纪以来,欧洲通过阿拉伯人,从中国学制造麻纸和绵纸以代替羊皮纸和草片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