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kuàng tǔ
注音ㄎㄨㄤˋ ㄊㄨˇ
繁体曠土
⒈ 荒芜的土地。
⒈ 荒芜的土地。
引《礼记·王制》:“无旷土,无游民,食节事时,民咸安其居。”
《旧五代史·晋书·高祖纪六》:“邓、唐、随、郢 诸州,多有旷土。”
明 唐顺之 《救荒渰记》:“渰在邑西北十餘里,潦溢旱缩,不障不陂,弃为旷土,久不可艾。”
刘师培 《悲佃篇》:“收田之策有六:一曰清官地,二曰辟旷土……六曰买田。”
1、俄之形势广博无垠,以一面制三面,有长驾远驭之威,有居高临下之势,且旷土既多,以其地之产养其地之人而有余。
2、李昪即位之后,积极改革弊政,缓征赋税,兴利除害,休养生息,数年之间,使江淮大地出现相对安定的局面,接着国家即呈现旷土尽辟、桑柘满野的繁盛景象。
3、亭台具旷土之怀,斋阁有幽人之致。文震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