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àng

御状


拼音yù zhuàng
注音ㄩˋ ㄓㄨㄤˋ

繁体御狀

御状

词语解释

御状[ yù zhuàng ]

⒈  向帝王告的状。后用作比喻。

引证解释

⒈  向帝王告的状。后用作比喻。

清 李渔 《慎鸾交·计竦》:“还不止於此,他又把御状前来告。”
老舍 《神拳》第一幕:“县里不行,到府里,府里不行,我告御状!”
张天翼 《万仞约》四:“不服就只管去打官司,就是到京城告御状,我们也不怕你!”

国语辞典

御状[ yù zhuàng ]

⒈  向皇帝告的状子。

如:「帝王时代,人民有冤难伸时,唯有以告御状来获得申诉的机会。」

分字解释


※ "御状"的意思解释、御状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告御状,在古代称为“叩阍”,“阍”即“宫门”。

2、在所有直诉模式中,“邀车驾”告御状是一种非常的*访手段,无处申冤的人在皇帝车驾经过时拦路喊冤告御状,也叫“叩阍”。

3、阎王,你误杀好人,我本该长命百岁,你却将我的命索来,你这是失职,我要上告天庭,我要告御状

4、为此,统治者往往逐渐不愿意发生越级甚至叩阍,所以,为了防止伤害到自身,对于*访以及告御状的处罚越来越严格。

5、古时告御状,利益受损、求告无门的百姓总得绕过当地部门,向更高级别的“青天老爷”甚至皇帝诉苦,期望借权力之威维护自己的利益。

6、“叩阍”的方式之一,就是告御状

7、杨延昭回朝后,向宋天子递交了御状,列举了潘洪的十大罪状。

8、据说为仁年少时其父查日乾涉嫌偷漏税款,他也因是少掌柜而锒铛入狱,其母赶到热河向康熙皇帝告御状,康熙下诏核查,证实查日乾无罪,为仁方得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