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íngshuǐ

平水


拼音píng shuǐ
注音ㄆ一ㄥˊ ㄕㄨㄟˇ

平水

词语解释

平水[ píng shuǐ ]

⒈  平治水利。

⒉  指银子的标准成色。

⒊  集市名。在浙江绍兴东南,傍平水溪。唐时已成市,见唐元稹《〈白氏长庆集〉序》。附近盛产茶,名为“平水茶”。

⒋  旧平阳府城(今山西临汾)的别称,以城西南有平水支流得名。金元时称平阳所刻书籍为“平水板”。

引证解释

⒈  平治水利。

《后汉书·百官志五》:“郡县有水池及鱼利多者置水官,主平水,收鱼税。”
宋 曾巩 《工部尚书制》:“今中臺起曹,实践其任,矧屯田、虞衡、平水之职,莫不隶焉。”

⒉  指银子的标准成色。

《镜花缘》第十一回:“老兄且慢,银子的平水都错了。”

⒊  集市名。 在浙江 绍兴 东南,傍 平水溪。唐 时已成市,见 唐 元稹 《〈白氏长庆集〉序》。附近盛产茶,名为“平水茶”。

⒋  旧 平阳府 城(今 山西 临汾 )的别称,以城西南有 平水 支流得名。 金 元 时称 平阳 所刻书籍为“平水板”。

国语辞典

平水[ píng shuǐ ]

⒈  流动缓慢,平静无波的河水。

《老残游记·第一二回》:「两边俱是平水,这平水之上早已有冰结满。」

⒉  河川名:(1)​ 在山西省临汾县西南。(2)​ 在浙江省绍兴县东南。读史方舆纪要·卷九二·浙江四·绍兴府:「在府东南三十五公里,吴氏曰会稽县东南,又有一小江,源出大木山南,流合于剡溪。」

《读史方舆纪要·卷四一·山西三·平阳府》:「在府西南,源出平山,流至城西五里,汇为平湖,又西南流至襄陵城北,东入于汾,居民皆引溉田。」

分字解释


※ "平水"的意思解释、平水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平水韵也出自山西人刘渊、王文郁之手。

2、研究李白诗歌中的混韵现象,说明对平水韵的改革是必然的。

3、所谓的同一部,是以“平水韵”的分部为标准。

4、当然,热爱古诗词的人坚持用平水韵写作也未尝不可。

5、这里的“胜”字应念“shng”,在平水韵中属下平声十蒸韵。

6、诸如在平仄、押韵、古今读音等方面,特别是对“平水韵”和“新韵”的使用上更是观点各异。

7、宋淳祜年间平水刘渊增修《壬子新刊礼部韵略》,索性把《广韵》中可以同用的韵部合并起来,成为一百零七韵,这就是“平水韵”。

8、在平水镇种粮大户祝建宁的田头,他正忙着开沟排水,避免因“倒春寒”致使积水成冰,冻伤春花作物根系。

9、上一期,提到了“平水韵”的基本知识,并初步介绍了其中的平声30部。

10、虽无尺寸之地,然趁势崛起,率领江湖群魔程三、平水王、谢独孤,娇云等,攻击武林正义之士。

11、本实用新型由于自带调平水准管和螺旋脚,因而就能保证桌板始终在水平状态下工作。

12、有些作者,要求用韵必须严格以“平水韵”为准,我一向不赞成。

13、厚重的佛教文化成为平水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目。

14、平水镇种粮大户祝建宁介绍说,以稻草为例,如果要种植春花作物,可以用收割机打烂稻草,翻到土壤中,作为肥料。

15、关于“平水韵”,中华诗词学会。

16、平水长春壶天,盖即《重阳成道宫记》之平水毛收达。

17、在去往平水中学的路上,国来大哥哥给各何和晶宇讲了“评头论足”的典故。

18、陈孚近体诗、古体诗的用韵,其近体诗分为18部,与“平水韵”大致相同,只是合并了“平水韵”的若干韵部。

19、并研究了仅由均值变化引起的这两个流域丰水、平水及枯水年出现的概率变化。

20、但格律诗的作者们由于审美惯性的作用,明知平水韵已不谐音律,仍通用不已;让他们用新韵,是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