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ēdàn

贴旦


拼音tiē dàn
注音ㄊ一ㄝ ㄉㄢˋ

繁体貼旦

贴旦

词语解释

贴旦[ tiē dàn ]

⒈  戏剧脚色名。指同一剧中扮演次要角色的旦角。

引证解释

⒈  戏剧脚色名。指同一剧中扮演次要角色的旦角。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小旦谓之闺门旦。贴旦谓之风月旦,又名作旦。”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倩霞》:“藩府多梨园子弟,皆极一时之选,有贴旦名 珍儿 者,尤姣媚。”

国语辞典

贴旦[ tiē dàn ]

⒈  传统戏剧的脚色名,为次要旦角。

元·关汉卿《鲁斋郎·楔子》:「(贴旦引二俫上云)​妾身姓李,夫主姓张。」
《金瓶梅·第七四回》:「安郎中唤戏子:『你每唱个宜春令奉酒。』于是贴旦唱道:『第一来为压惊,第二来因谢诚。杀羊茶饭,来时早已安排定。』」

分字解释


※ "贴旦"的意思解释、贴旦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六旦也称之为贴旦、小旦,就是陪衬的,多演一些小家碧玉或者大家闺秀的丫鬟,也有一些很有特点的旦角,比如《蝴蝶梦》里的扇坟女。

2、旦、小旦、贴旦、丑旦、老旦全部由男旦担纲。

3、那个扮演贴旦的男子闻言应道,留在了台上,而谢媚则让人扶着下了台。

4、演《西廂》扮贴旦红娘脚色,体态倾靡,说白便巧。[造 句网]

5、演《西廂》扮贴旦红娘脚色,体态倾靡,说白便巧。

6、但实践中还有一个贴旦,共为七个家门。

7、按扮演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及其表演特点,大致可分为正旦、花旦、贴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等等。

8、即为老旦、正旦、玩笑旦、泼辣旦、刺杀旦、闺门旦与贴旦

9、兰芳在清末本专唱青衣正旦,所谓贴旦。民国以后乃兼唱花衫。他本人是以皮黄起家的。但他并未忘记他梅家祖传的昆曲。唐德刚

10、;老旦、正旦、小旦、贴旦,谓之“女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