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iāng wáng
注音ㄒ一ㄤ ㄨㄤˊ
⒈ 互称王。
⒈ 互称王。
引《史记·孟尝君列传》:“齐宣王 与 魏襄王 会 徐州 而相王也。”
⒉ 辅佐帝王。
引《周礼·春官·大宗伯》:“詔大号,治其大礼,詔相王之大礼。”
⒊ 谓宰相而封王者。
引《三国志·魏志·陈留王奂传》“进 晋公 爵为王”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汉晋春秋》:“顗(荀顗 )曰:‘相王尊重, 何侯 与一朝之臣皆已尽敬。’”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魏武 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 文帝 以副君之重,妙善辞赋。”
《旧唐书·屈突通传》:“高祖 谓曰:‘何相见晚耶?’ 通 泣对曰:‘ 通 不能尽人臣之节,力屈而至,为本朝之辱,以愧相王。’”
⒈ 宰相封王者称为「相王」。
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七》:「法善时常察听妖祥,保护中宗相王及玄宗。」
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二五·相公》:「前代拜相者必封公,故称之曰相公。若封王,则称相王。」
1、还要论三家分晋、战国七雄、五国相王、将相和、纵横捭阖……这些名词大事件么?……
2、宋代一改婚姻重门第旧风,名相王旦、富弼、吕蒙正,范仲淹、韩琦与王安石,女婿门第多无足称道。
3、志主青年时期久在相王李旦府中任低职官员,相王登帝位(睿宗)后,擢为右武卫将军;
4、后姿容婉顺,动循礼则,睿宗为相王时为孺人,甚见礼异。
5、无所不通,最深于五行书,以人之始年月日所值日辰枝干,相生相克相王斟酌,推人寿夭,贵贱,百不失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