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èlùn

确论


拼音què lùn
注音ㄑㄩㄝˋ ㄌㄨㄣˋ

繁体確論

确论

词语解释

确论[ què lùn ]

⒈  正确恰当的言论。

appropriate views on politics;

引证解释

⒈  精当确切的言论。

《魏书·逸士传·李谧》:“而先儒不能考其当否,便各是所习,卒相非毁,岂达士之确论哉?”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上:“观古今诸家海潮之説者多矣……源殊派异,无所适从。索隐探微,宜伸确论。”
元 耶律楚材 《送西方子尚》诗:“雄文固可魁天下,确论曾无诡圣人。”
清 曾国藩 《与宋仲我书》:“谓 戴氏 专以训詁解转注,义有未尽,诚为确论。”

国语辞典

确论[ què lùn ]

⒈  精辟正确的言论。

《魏书·卷七七·羊深传》:「宣尼确论,造次必儒。」
《文明小史·第一九回》:「贾子猷听了,连连点头道:『确论,确论!』」

分字解释


※ "确论"的意思解释、确论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于是尚书外郎独孤悊以儒显,给事中许敬宗推悊确论,义方引逮百家异同,连拄悊,直出其上。

2、此词未为确论,人生在世,酒色财气四者脱离不得。

3、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际的应用程序,因此这并没有一个确论

4、水流的源头不同,其流向也就各异。比喻学派、学说自成系统,各不相干。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二?浙江:『源殊派异,无所适从,索隐探微,宜伸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