ěr

耳热


拼音ěr rè
注音ㄦˇ ㄖㄜˋ

繁体耳熱

耳热

词语解释

耳热[ ěr rè ]

⒈  兴奋等所致的耳部充血发热。

怪不得昨天耳热,原来你说我了。

ears flush from excitement;

引证解释

⒈  耳朵发热。

汉 杨恽 《报孙会宗书》:“酒后耳热,仰天抚缶,而呼呜呜。”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酒酣耳热,仰而赋诗。”
唐 韩愈 《酒中留上李相公》诗:“眼穿长讶双鱼断,耳热何辞数爵频。”
明 李东阳 《题丁御史墨竹》诗:“阴风颯颯左右至,耳热不受秋山凉。”

⒉  犹耳熟。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人人交口 王辅臣,上闻之亦耳热矣。”

⒊  旧俗认为是别人背后念及或咒骂自己的一种征兆。

宋 辛弃疾 《定风波·自和》词:“从此酒酣明月夜,耳热,那边应是説儂时。”
元 朱庭玉 《一枝花·女怨》套曲:“不信伊家不耳热,俺好业,俺好呆,怎恁今生,天慳运拙。”

国语辞典

耳热[ ěr rè ]

⒈  耳部发热。形容人兴奋的状态。

《文选·杨恽·报孙会宗书》:「酒后耳热,仰天抚缶,而呼呜呜。」
宋·辛弃疾〈定风波·金印累累佩陆离〉词:「从此酒酣明月夜,耳热,那边应是说侬时。」

分字解释


※ "耳热"的意思解释、耳热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一番酒酣耳热之后,没有谁在动杯动筷子了,可说笑声的“声音”和“节奏”却慢慢增加了。

2、喂喂,别耳热心跳好不好,我说不能摸的地方可不包括隐私部位。

3、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4、研究表明互连线上焦耳热的主要散热途径为金属层内的金属线和介质层中热阻相对小的路径。

5、“情人”这个词,容易让人耳热心跳、浮想联翩。

6、这篇文章足以把不视时间为生命者弄得面红耳热,甚至心惊肉跳起来。

7、问候不一定悦耳,但一定耳热;情谊不一定低头耳语,但一定令你耳聪目明。3月3爱耳日,祝福不吹耳边风,而要直达心里,让彼此多倾听对方的声音好吗?

8、回想40年前,与同学在此游园野餐,酒酣耳热,高谈阔论的情景,不禁感慨万分。

9、他记不清发生的对话,却记得那种感觉。就像小时候过年,吵吵嚷嚷,热热闹闹,酒酣耳热,到处都是红红火火的颜色,温暖又世俗,像被无数双手推着,一刻也停不下来,却又这样安心。谦少

10、故数年前主张排满论,虽师友督责日至,曾不肯自变其说;即至今日,而此种思想,蟠结胸中,每当酒酣耳热,犹时或间发而不能自制。

11、这话里的某种意味,听得我耳热心跳。

12、老头子深深看了一眼杨凌,直看得杨凌脸红耳热,心里不断重复一句话:“你不是个老玻璃,你不是个老玻璃,你不是个老玻璃……”。

13、生活幸福快乐“耳鬓厮磨”,事业蒸蒸日上“耳目一新”,财富好运多多“耳热眼花”。3.3爱耳日,祝福你“耳濡目染”幸福和谐,“耳听八方”吉祥喜事。

14、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义气素霓生。

15、杨达感到一阵的脸红耳热,心里像一只小鹿一样跑来跳去的。

16、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金庸

17、到了晚饭之后,贾宝玉因为喝了两杯酒,眼饧耳热之时,不由得感到十分的没趣。

18、酒后眼花耳热,意气勃勃劲生,气吞虹霓。

19、也许他有点喜欢我,而这个信息被我敏感地捕捉到了,我被这个念头激得耳热心跳。

20、赵桓一看自己望穿秋水的玉人儿真的来了,当然禁不住一阵子耳热心跳、激动不已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