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学

词语解释
碑学[ bēi xué ]
⒈ 研究、考证碑刻的时代、体制、源流、文字和拓本真伪的学问。
⒉ 崇尚碑刻的书法派别。与“帖学”相对。起源于清嘉庆、道光间,阮元倡南北书派论,包世臣继起誉扬北碑,崇碑之风遂盛,因此有人称碑学为北派,帖学为南派。
引证解释
⒈ 研究考订碑刻源流、时代、体制、拓本真伪和文字内容等的学问。也称碑版学。
⒉ 崇尚碑刻的书派,与“帖学”相对。 清 嘉庆、道光 以前,书法崇尚法帖,自 阮元 倡为南北书派论, 包世臣 继起提倡北碑,因之崇碑之风一时大盛。世并以碑学为北派,帖学为南派。参阅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
国语辞典
碑学[ bēi xué ]
⒈ 崇尚碑刻的书派,与帖学相对称。碑学原本相当发达,至唐,由于太宗偏爱王羲之、献之的帖书,一度使碑学趋于衰微,直至清嘉庆、道光以后,阮元倡为南北书派论,碑学始得以复兴。
⒉ 研究考订碑刻的时代、体制、真伪、内容、鉴赏等问题的学问。如赵明诚的《金石录》、郭宗昌的《金石史》等。
分字解释
※ "碑学"的意思解释、碑学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其间出现了邓石如、伊秉绶、何绍基、赵之谦、康有为、于右任等大家,这些碑学书家借古开今的创造意识,使近现代书法生机勃勃,异彩纷呈。
2、此作虽为唐人双钩廓填本,但所含“欧体”笔意甚是明显,点画首尾强化方折,在“二王”书法体系中又参考碑学精神,以笔作刀,圆畅方挺。
3、20世纪以来,书法研究者常常以沈曾植为碑学大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他在帖学方面的成就。
4、进入二十世纪,碑学成为书坛的主流,传统帖学开始走向边缘化,很少受到书家的关注。
5、本文关注的是清代碑学的内在规律及其从中得到的启示。
6、最后对他的碑学运动的贡献及在整个书法史上的重要性作出了定位。
7、在清代碑学书法风潮中,诸多文人书家关注北朝碑版书迹,对其中众多出自民间的刻石书法,以文人书法之“雅”融通其天真拙朴之别趣,开辟出新境界。
8、随后着重论述清代碑学对吴昌硕绘画的影响,这主要分为技法上的影响以及思想上的影响两个部分。
9、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碑学的眼光来审视帖学的结果。
10、在沈增植的启蒙与指导下,王蘧常深受其“学章草,必须从汉隶出,赵子昂所书,虽着意发泼,乃是唐宋人笔法,非其至也”的碑学观念影响。
11、碑帖鉴赏大家秦公在《秦说碑帖》中指出,从宋朝开始的碑学和帖学风靡了近千年,文人若不明碑帖,如同农夫不辨菽粟,木匠不辨绳墨。
12、帖学观是碑学大师康有为书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13、习碑之风则盛于清,最终形成了“碑学”。
相关词语
- duàn bēi断碑
- bēi dòng碑洞
- bēi tiè碑帖
- bēi shǒu碑首
- dǎng rén bēi党人碑
- shén bēi神碑
- bēi fū碑趺
- bēi lèi碑泪
- bēi xiàng碑像
- gē fēng bēi歌风碑
- bēi bǎn碑板
- lèi bēi泪碑
- bēi quē碑阙
- shěn bēi沈碑
- wǎn bēi琬碑
- qín bēi秦碑
- cán bēi残碑
- guī bēi圭碑
- bēi shí碑石
- bēi bǎng碑榜
- kuà xué kē xué跨学科学
- tuì xué退学
- xué yì学艺
- ěr xué耳学
- jué xué绝学
- xué xí xīn lǐ xué学习心理学
- zuǒ xué左学
- shēng xué升学
- kǔ xué苦学
- xué tú学徒
- xué zhì学制
- měi xué美学
- xué fǒu学否
- xué fǔ学府
- xué mō学摸
- zhé xué měi xué哲学美学
- dà xué大学
- xué yǒu学友
- qín xué勤学
- xué shí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