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ō

捉发


拼音zhuō fà
注音ㄓㄨㄛ ㄈㄚˋ

繁体捉髮

捉发

词语解释

捉发[ zhuō fà ]

⒈  以手执发。谓急迫中无暇整治。

⒉  喻为国求贤。

引证解释

⒈  以手执发。谓急迫中无暇整治。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叔武 将沐,闻君至,喜,捉髮走去。”

⒉  喻为国求贤。参见“握髮”。

三国 魏 应璩 《荐和模笺》:“方今海内企踵,欣慕捉髮之德;山林投褐,思望旌弓之招。”
晋 陆云 《晋故豫章内史夏府君诔》:“岂方伊类,捉髮躬勤。”

国语辞典

捉发[ zhuō fǎ ]

⒈  以手握发。形容非常急迫,来不及束发。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叔孙将沐,闻君至,喜,捉发走出,前驱射而杀之。」
《淮南子·泛论》:「当此之时,一馈而十起,一沐而三捉发,以劳天下之民。」

分字解释


※ "捉发"的意思解释、捉发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2、《史记·鲁周公世家》载,“然吾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3、当此之时,一馈而十起,一沐而三捉发,以劳天下之民。(在那时,夏禹吃一顿饭有可能被打断十次,洗一次澡有可能三次拧干头发起来处理事务,他就是这样劳累、忧虑为人民服务)一馈十起的出处。刘安

4、司马光《资治通鉴》书影“吐哺握发”:《史记·鲁周公世家》载,“然吾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5、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求贤若渴,有“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的礼贤下士精神,也要有“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担当意识和宽广胸怀。

6、去四川省威远县竞力学校的路上,羿秋哥哥给敬唐和玉彤讲了“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的故事。

7、凡治国,立贤是根本,爸爸自当政来,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求贤若渴如此,你到鲁国后,只可处其上,不可处其下。

8、史载周公为招揽英才,“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生怕因为一次沐浴或一餐饭而慢待错失了某位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