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

词语解释
评剧[ píng jù ]
⒈ 流行于华北、东北等地的地方戏曲剧种,最早产生于河北东部滦县一带,吸收了河北梆子、京剧等艺术成就。早期叫“蹦蹦儿戏”,也叫“落子”
英a local opera of north and northeast China;
引证解释
⒈ 流行于 华北、东北 等地的剧种。最早产生于 河北 东部 滦县 一带,吸收了河北梆子、京剧等艺术的优点。早期叫蹦蹦儿戏,也叫落子、评戏。
引吴祖光 《<新凤霞回忆录>后记》:“把旧社会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评剧艺人的血泪史用文字记录下来是有意义的。”
国语辞典
评剧[ píng jù ]
⒈ 流行于我国华北、东北一带的剧种。参见「蹦蹦儿戏」条。
分字解释
※ "评剧"的意思解释、评剧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另外还有11家剧院,其中有著名的秦腔剧社易俗社、三义社,演唱评剧的正音国剧社、演唱豫剧的狮吼剧社等。
2、1934年,爱莲君应邀带着琴师王十三等人到日本大阪灌了多张评剧唱片,是第一个把评剧介绍到国外的演员。
3、从花容月貌到半老徐娘再到鬓稀发疏,对评剧痴情不改。
4、新凤霞写人记事,如同她演唱评剧一样,清新流畅,如叙家常,娓娓动听,感人至深
5、他的父亲计福全,原是讷河县评剧团团长,“文革”期间被下放到农村,后来又到了鹤山农场。
6、京华时报讯(记者田超)4月24日晚,由评剧名家曾昭娟领衔演出的《赵锦棠》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上演,该剧改编自评剧“花派”代表剧目《朱痕记》。
7、然而,造成评剧如此发展轨迹的背后原因,不外乎适合其生存发展的天时、地利和人和。
8、北京歌剧诞生以来,有许多有趣的名字,如金黄,大溪,靖西评剧。
9、评剧院里很多女演员学会了打毛衣,大都是我教她们的。
10、后来冯少先拉胡琴的名声在当地越来越响,被海伦县评剧院知道了,就被招了进去,在剧团学习了4年。
11、评剧团解散以后,原来的职工各谋出路,部分人员调到其他企业单位,但最后又未能逃避开下岗的命运。
12、1956年秋天的一个下午,正在天津北马路华北戏院演出的天津进步评剧团,突然接到市文化局的紧急通知,要全体演职员散了日场戏都不要走,听候通知。
13、许多东北评剧坤伶纷纷向她学艺。
14、1951年改为保定市实验剧团评剧队驻琅瑚街8号.
15、百年评剧“蹦蹦戏”河北唐山邂逅古希腊悲剧。
16、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科尔沁草原》、《大地的海》、《大江》,诗歌《土地的誓言》,评剧《罗汉钱》、《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17、在沙峪村演出评剧和蹦蹦戏;在渤海中学操场可以欣赏到南冶村的五虎棍、小车会、高跷和沙峪村的竹马、吵子、诗赋闲等民间花会展演。
18、分,中国评剧院演出评剧《朱痕记》,票价:20、40、60、80、100、120元。
19、戏中海棠红唱堂会情节,还穿插演唱白玉霜传统评剧、京韵大鼓和流行歌曲,惟妙惟肖,充分展现了王冠丽的多种艺术才能,令观众大饱耳福。
20、天津的民间艺术特色鲜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京剧、评剧、天津时调、杨柳青木版年画、“泥人张”彩塑、“风筝魏”制作技艺等15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关词语
- píng xíng评刑
- píng yuè评阅
- píng yì评议
- píng shí评识
- píng shěn评审
- píng dìng评订
- gū píng估评
- píng héng评衡
- píng shuō评说
- shū píng书评
- píng xuǎn评选
- píng shì评释
- pǐn píng品评
- píng fēn评分
- píng quán评铨
- píng xiào评校
- gǔ píng股评
- píng zhāng评章
- cè píng测评
- píng báo评薄
- nào jù闹剧
- chuān jù川剧
- jù xiá剧黠
- jù shǎng剧赏
- jù shèng剧圣
- jù xié剧协
- jù shè剧社
- àn jù案剧
- guó jù国剧
- jù yùn剧韵
- jù shì剧事
- jù zēng剧增
- cháo jù潮剧
- jù zǔ剧组
- diān jù滇剧
- jù tòng剧痛
- guǎng jù广剧
- jù yì剧易
- jù yuè剧月
- cōng jù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