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圩


拼音gē xū
注音ㄍㄜ ㄒㄨ

歌圩

词语解释

⒈  壮族的娱乐习俗。多在农闲或春节、中秋等节日于山林坡地举行。届时,男女老少盛装赴会,少者数百人,多者上万人。通常以青年男女对唱山歌为主。还举行抛绣球、碰彩蛋、放花炮等文娱活动。

分字解释


※ "歌圩"的意思解释、歌圩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目前,壮族歌圩、邕剧、宾阳炮龙节、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等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宁并成功举办了十届国际民歌艺术节。

2、近年来当地壮族歌圩的重新盛行,给我国民族民间传统音乐文化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如何传承的问题带来了有益的启迪。

3、我问阿曼有没有参加过歌圩,阿曼苦笑着笑:“我连话都不会说,怎么参加?”。

4、一个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

5、呜乎哀哉,难道显示着壮族人民智慧的对歌,就这样让它被逐渐遗忘?本次武鸣“三月三”歌圩,还有相当大一部分内容是经贸。

6、抛绣球是壮族赶歌圩时,姑娘们手提五彩缤纷的花绣球,整齐地排队唱山歌,若见到中意的小伙子,便把绣球抛给他。

7、情歌对唱活动在歌圩上体现为壮族倚歌择偶的传统婚姻习俗,而在花儿会上则表现为婚外恋的一种形式。

8、咱们晚来了几天,要是赶上三月三歌圩就好了,三月三是壮族的传统歌节,也是苗、彝、汉要过的节日。